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白前

    作者: 楊時泰

    生洲渚沙磧上。秋后采根。粗長堅直。色白微黃。折之易斷者。為白前。細短柔韌。色黃微白。折之不斷者。白薇也。味甘辛。氣微溫微寒。陽中之陰。降也。手太陰肺家治咳要藥。更入手陽明足陽明經(jīng)。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呼吸欲絕。(別錄)又治肺氣煩悶。

    賁豚腎氣。(日華子)長于降氣。肺氣壅實而有痰者宜之。若虛而長哽氣者。不可用。(瀕湖)凡咳嗽而喉中作聲者。一味白前煎服妙。久咳上氣。體腫氣短。晝夜倚壁不得臥。常作水雞聲者。深師白前湯。白前紫菀半夏大戟各三兩。水一斗。漬一宿。煮取三升。分數(shù)十服。

    間〔論〕白前主治。首言胸脅逆氣。夫胸中固肺所治。而脅則陰陽升降之道路也。又主咳嗽上氣。呼吸欲絕。夫呼吸即升降之氣。陰陽之分而合者。肺為氣主。貫心脈而行呼吸。呼吸欲絕。是有升無降?;蜿幓蜿枴=阅懿≈?。如下之真陰不足。不能召上之陽。即無以吸上而氣不降。(此為氣不歸元)上之真陽不足。不能生下之陰。即無以歸下而氣亦不降。(此中氣大虛而失守。須大劑參而愈。)二者皆虛證。非白前可治也。惟是后天氣血之病。偏勝所成。上實而下即虛。(如痰熱上壅。陽愈失陰而亢。氣固不降。)下實而上即虛。(如賁豚腎氣。陰愈逼陽而僭。其氣亦不降。)隨其所主之味。而以茲味為前導。庶乎近之。(此味三陰并施。臟腑咸入。其功靡不前至。故名。)繆氏云。走散下氣。性無補益。凡咳逆氣上。不由于邪客壅實者。禁用。

    〔修治〕甘草水浸。去頭須。焙干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