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學著作。
①簡稱《別錄》,輯者佚名(一作陶氏)。約成書于漢末。是秦漢醫(yī)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藥物的藥性功用主治等內容有所補充之外,又補記365種新藥物,分別記述其性味、有毒無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產地等。由于本書系歷代醫(yī)家陸續(xù)匯集,故稱為《名醫(yī)別錄》。原書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經集注》時,在收載《神農本草經》365種藥物的同時,又輯入本書的365種藥物,使本書的基本內容保存下來。其佚文主要見《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書。
②清·黃鈺編。一卷。是選要編集常用藥物主治的一種小冊子。被收入《陳修園醫(yī)書七十二種》中。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等引起的疾病為內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學著作。
①簡稱《別錄》,輯者佚名(一作陶氏)。約成書于漢末。是秦漢醫(yī)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藥物的藥性功用主治等內容有所補充之外,又補記365種新藥物,分別記述其性味、有毒無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產地等。由于本書系歷代醫(yī)家陸續(xù)匯集,故稱為《名醫(yī)別錄》。原書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經集注》時,在收載《神農本草經》365種藥物的同時,又輯入本書的365種藥物,使本書的基本內容保存下來。其佚文主要見《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書。
②清·黃鈺編。一卷。是選要編集常用藥物主治的一種小冊子。被收入《陳修園醫(yī)書七十二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