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水氣病之一。此處“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氣,指腹膜外、肌膚間之氣腫、脹滿?!妒?jì)總錄》卷八十:“膜外氣……本于肺受寒邪,傳之于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濕散溢于肌膚之間,氣攻于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文ね鈿馑。幌弈暝律顪\,洪腫大喘,須臾不可過,朝服暮差,防己湯方?!币嗫捎梅兰狐S芪湯、五皮飲加減等方。參見水氣、水腫等條。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水氣病之一。此處“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氣,指腹膜外、肌膚間之氣腫、脹滿?!妒?jì)總錄》卷八十:“膜外氣……本于肺受寒邪,傳之于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濕散溢于肌膚之間,氣攻于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文ね鈿馑。幌弈暝律顪\,洪腫大喘,須臾不可過,朝服暮差,防己湯方?!币嗫捎梅兰狐S芪湯、五皮飲加減等方。參見水氣、水腫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