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述鉤元》 井泉水

    作者: 楊時泰

    反酌而傾曰倒流。出未放曰無根。隨時初出曰新汲。將旦首汲曰井華。凡飲水療疾。

    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濁暖。非直無效。亦且損人。(禹錫)新汲井華水。取天一真麻知幾水解云。昔嘗過訪靈臺太史。見銅壺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周環(huán)。水滑則漏迅。漏迅則刻瘥。當易新水。因悟曰。天下之水。用之滅火則同。濡槁則同。

    至于性從地變。質(zhì)與物遷。未嘗同也。故蜀江濯錦則鮮。濟源烹楮則。南陽之潭漸于菊。

    其人多壽。遼東之澗通于侵。其人多發(fā)。晉之山產(chǎn)礬。石。泉可愈疽。戎之麓伏硫黃。湯可浴癘。揚子宜。淮萊宜醪。滄鹵能鹽。阿井能膠。澡垢以污。茂田以苦。癭消于藻帶之波。

    痰破于半夏之洳。冰水咽而霍亂息。流水飲而癃通。雪水洗目而赤退。咸水濯肌而瘡干。

    菜之為齏。鐵之為漿。曲之為酒。之為醋。千派萬種。言不可盡。至于井水一物。尚列數(shù)名。況其他乎。昔有患小溲者。眾不能瘥。子和易以長川之急流煎前藥。一飲立溲。此正與靈樞治不瞑用千里流水煎半夏湯同意。后之用水者。當以子和之法為制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