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①食物精純微小的部分?!鹅`樞·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wèi)之道。”
②精氣衰微。《素問·脈要精微論》:“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一說“精微”是真元之氣。吳昆注:“精微象見,言真元精微之氣,化作色相,畢現(xiàn)于外更無藏蓄,是真氣脫也,故壽不久?!?/p>
④精深微妙。如《素問》第十七《脈要精微論》。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fù)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fēng)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①食物精純微小的部分?!鹅`樞·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wèi)之道。”
②精氣衰微。《素問·脈要精微論》:“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一說“精微”是真元之氣。吳昆注:“精微象見,言真元精微之氣,化作色相,畢現(xiàn)于外更無藏蓄,是真氣脫也,故壽不久?!?/p>
④精深微妙。如《素問》第十七《脈要精微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