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病名。指發(fā)于冬令,臨床以里熱外寒,腰或胸脅痛為主癥的一種疫病。見《傷寒總病論》卷五?!度驑O一病證方論·敘疫論》:“夫疫病者……冬時應(yīng)寒而暖氣折之,則折邪在腎,病曰黑骨溫?!卑Y見“里熱外寒,意欲守火而反引飲,腰痛欲折,或胸脅切痛,類如刀刺,不得轉(zhuǎn)動,熱彭彭,服冷多則洞瀉?!敝我饲鍩峤饧 啬I祛寒,用苦參石膏湯、知母解肌湯等方。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古病名。指發(fā)于冬令,臨床以里熱外寒,腰或胸脅痛為主癥的一種疫病。見《傷寒總病論》卷五?!度驑O一病證方論·敘疫論》:“夫疫病者……冬時應(yīng)寒而暖氣折之,則折邪在腎,病曰黑骨溫?!卑Y見“里熱外寒,意欲守火而反引飲,腰痛欲折,或胸脅切痛,類如刀刺,不得轉(zhuǎn)動,熱彭彭,服冷多則洞瀉?!敝我饲鍩峤饧 啬I祛寒,用苦參石膏湯、知母解肌湯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