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白頸蚯蚓

    作者: 陳嘉謨

    味咸,氣寒。屬土與水。無毒。一云大寒,小毒。頸白系老者,應候常鳴;穴居在泉壤,各處俱有。取須鹽水洗凈,用或生炙隨宜。治溫病大熱狂言,療傷寒伏熱譫語。并用搗爛絞汁,井水調下立差。小水不通,亦搗汁飲。蠱毒卒中,須浸酒吞。主蛇瘕殺蛔蟲,理腎風消香港腳。又療黃膽,行濕如神。人或被其咬傷,鹽水浸之即解。屎封悍犬咬毒,仍出犬毛殊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張杲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