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明代醫(yī)家。字竹溪。江浦(今屬江蘇)。生卒年欠詳。幼時即攻習(xí)舉子業(yè),后又改習(xí)醫(yī)業(yè),有較堅實的基礎(chǔ)。對痘疹一科尤有心得。撰有《醫(yī)方集宜》及《蘭閣秘方》,都是自己平時診療的寶貴經(jīng)驗,參考古人經(jīng)義奧旨,結(jié)合其先祖所遺留之著作編撰而成。另又據(jù)黃廉所輯的《痘疹全書》進行修改,加入其三十余載對痘疹等證獨特心得,改編成《痘疹玉函集》計六卷。此三書后又集成《丁氏錦囊三種秘錄》。其醫(yī)術(shù)并傳與子孫,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