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蒙筌》 蕨

    作者: 陳嘉謨

    味甘,氣寒。性滑利。無毒。深谷多生,在處俱有。如足之蹶,故以蕨名。三月采收,作茹可食。寒能去暴熱,甘以利小便。氣壅經(jīng)絡(luò)者旋驅(qū),毒延筋骨者易去。但衰陽事落發(fā),仍痿腳膝昏眸。切勿過餐,甚非良物。挖造粉,堪以代糧,雖免啼饑,不通生肉。

    留年久,能治脫肛,研細(xì)敷之,即時收澀。 薇較蕨差大。味略,苦有芒。亦潤大腸調(diào)中,尤消浮腫利水。夷齊日采,久食不饑。武王誠之。不食而死。

    (謨)按∶《搜神記》曰∶郗鑒鎮(zhèn)丹徒,二月出獵,甲士折一枚食之,覺心中淡淡成疾。

    后吐一小蛇,懸屋前漸干成蕨,遂明此物不可生食。今山間人多用作茹,或以醋淹食之,亦不可不鑒此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