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組成】石膏30g(碎),知母10g,甘草3g(炙),粳米15g。
【用法】水煎,至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功用】清熱生津。
【原方主治】陽明氣分熱盛,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或滑數(shù)。
【眼科臨床應用】用于化膿性角膜炎、急性葡萄膜炎等病伴前房積膿者,常合入清肝、通腑方中。亦用于深層鞏膜炎、交感性眼炎、眼瞼丹毒等病里熱癥狀重者,常與清熱解毒藥物合用。
【方解】白虎湯是治療陽明經(jīng)熱的方劑。石膏清泄里熱,知母清熱潤燥,甘草、粳米養(yǎng)胃和中。眼科臨床常使用本方治療前房積膿,按經(jīng)筋在眼部的分布,足陽明之經(jīng)為目下網(wǎng),膿液從下而上者,為陽明經(jīng)熱毒熾盛,方中石膏、知母能清陽明獨勝之熱,用之正為適宜。石膏、知母且能入手太陰肺經(jīng),故本方亦用于肺熱深重而致的白睛病變。白虎湯有很好的清泄氣分之熱的功效,眼科臨床應用不能只拘泥于經(jīng)絡和五輪所屬,必須結(jié)合全身證狀,從而擴大本方的應用范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組成】石膏30g(碎),知母10g,甘草3g(炙),粳米15g。
【用法】水煎,至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功用】清熱生津。
【原方主治】陽明氣分熱盛,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或滑數(shù)。
【眼科臨床應用】用于化膿性角膜炎、急性葡萄膜炎等病伴前房積膿者,常合入清肝、通腑方中。亦用于深層鞏膜炎、交感性眼炎、眼瞼丹毒等病里熱癥狀重者,常與清熱解毒藥物合用。
【方解】白虎湯是治療陽明經(jīng)熱的方劑。石膏清泄里熱,知母清熱潤燥,甘草、粳米養(yǎng)胃和中。眼科臨床常使用本方治療前房積膿,按經(jīng)筋在眼部的分布,足陽明之經(jīng)為目下網(wǎng),膿液從下而上者,為陽明經(jīng)熱毒熾盛,方中石膏、知母能清陽明獨勝之熱,用之正為適宜。石膏、知母且能入手太陰肺經(jīng),故本方亦用于肺熱深重而致的白睛病變。白虎湯有很好的清泄氣分之熱的功效,眼科臨床應用不能只拘泥于經(jīng)絡和五輪所屬,必須結(jié)合全身證狀,從而擴大本方的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