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疹證多嗽,此頓出頓入之勢也。但有疹毒須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內(nèi)尚宜有嗽,切不可見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
疹證屬肺與脾胃,肺受火邪則嗽多,嗽多則頓出頭面并及四支。大腸受火邪,則上連脾胃而為泄瀉,若早瀉則嗽必減而變?yōu)榇?,蓋喘嗽二者皆屬于肺。然嗽實喘虛,(德按∶亦有因毒邪外閉肺脹而喘者)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則合眼多痰,胸滿腹脹,色白而毒不盡出,證則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而最不宜于泄瀉也。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疹證多嗽,此頓出頓入之勢也。但有疹毒須假嗽多而散,故疹后旬日之內(nèi)尚宜有嗽,切不可見嗽多而治嗽也,宜慎之。
疹證屬肺與脾胃,肺受火邪則嗽多,嗽多則頓出頭面并及四支。大腸受火邪,則上連脾胃而為泄瀉,若早瀉則嗽必減而變?yōu)榇?,蓋喘嗽二者皆屬于肺。然嗽實喘虛,(德按∶亦有因毒邪外閉肺脹而喘者)得嗽者出,得喘者入,入則合眼多痰,胸滿腹脹,色白而毒不盡出,證則危矣。此疹之宜嗽不宜喘,而最不宜于泄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