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銀海精微》 黃膜下垂

    黃膜下垂者,脾胃熱,風(fēng)結(jié)血凝氣滯,膏脂窒塞,血運不能通,故生是疾,發(fā)歇無時,痛澀淚出,漸生黃膜下垂,發(fā)則膜舒,退則膜卷,胞皮下垂,羞明怕日,雖舉不張,黃膜漸長,遮瞞瞳仁也,甚至滿目皆黃,難辨人物。治法∶雖不是拳毛倒睫之癥,亦可夾些眼皮,使露黑睛,黃膜氣舒發(fā)歇年久可夾,乍發(fā)不宜夾。治宜通脾瀉胃撥云八正之劑以對,充之丹片腦少許,如有淚退之速,無淚退之遲,忌口齋戒,使衰其血易于調(diào)理也,又有一癥,黃膜從下生上,為之黃膜上充,大抵治同,濃者宜挑剪。

    黃膜下垂圖(圖缺)

    問曰∶白睛黃赤生翳如赤膜者何也?答曰∶脾胃得肝木克土之候也。治宜省味金花丸去其黃膜,后用針沙平胃丸收功,點用重藥,腦不可用,少下。

    針沙平胃丸久服平胃氣,去肝邪。

    蒼術(shù) 濃樸 陳皮 甘草 針沙

    上各等分, 咀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省味金花丸治脾胃積熱,致生黃膜。

    梔子 黃芩 黃柏 桑白皮 地骨皮 桔梗 知母 甘草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清茶送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