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要藥分劑》 枳殼

    味苦咸。性微寒。無毒。降也。陰也。

    【主治】主風癢麻痹。通利關(guān)節(jié)。勞氣咳嗽。背膊悶倦。散留結(jié)胸膈痰滯。逐水消脹滿。

    大兩脅脹痛五膈。及【歸經(jīng)】入肺胃二經(jīng)。為散結(jié)逐滯之品。(泄肺氣除胸痞息痛利)【前論】陳承曰。脾無積血。心下不痞。濁氣在上。則生脹。時珍曰。枳實、枳殼。

    其胸膈。枳殼利腸胃。然仲景治胸痹痞滿。以枳實為要藥。諸方治下血痔痢。大腸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殼為通劑。則枳實不獨治下。而殼不獨治高也。蓋自飛門至魄門。皆肺主之。

    三焦相通。一氣而已。則二物分亦可。不分亦可也。

    鰲按、胸痹痞滿。病之在高者。仲景以枳實治之。下血痔痢。大腸秘塞。里急后重。病之在時調(diào)用當。其多生議說也【禁忌】經(jīng)疏曰。肺氣虛弱。脾胃虛。中氣不運。而痰壅喘急。咳嗽不因風寒入肺。氣壅。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