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治產(chǎn)后百病及中風痱痙,或背強口噤,或但煩熱,苦渴,或頭身皆重,或身癢,劇者嘔逆直視,此皆因虛風冷濕及勞傷所為方。
大豆(五升) 清酒(一斗)
上二味,以鐵鐺猛火熬豆,令極熱,焦煙出,以酒沃之,去滓,服一升,日夜數(shù)服,服盡,更合小汗則愈。一以去風,二則消血結。如妊娠傷折,胎死在腹中三日,服此酒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