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味苦。性溫。無毒。
【主治】主燒之辟天行時氣。宅舍怪異。小兒帶之。辟邪惡氣。(李)療折傷金瘡。
止血【歸經(jīng)】入肝經(jīng)。通入十二經(jīng)。為散邪之品。
【前論】仲淳曰。入藥以色紅香氣甜而不辣者佳。深紫者不良。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