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溫。無毒。海物皆咸。惟此味淡。故以為名。
【主治】主血損傷憊。精血衰少。及吐血。久痢。腸鳴。腰痛。疝瘕。女人帶下。產(chǎn)后瘦瘠補五【歸經(jīng)】入肝腎二經(jīng)。為益陰之品。(兼補劑)【前論】日華子曰。此雖形狀不典。而甚益人。阮氏曰。淡菜生海藻上。故治癭與海藻同功以上宣劑介部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nèi)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jì)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甘。性溫。無毒。海物皆咸。惟此味淡。故以為名。
【主治】主血損傷憊。精血衰少。及吐血。久痢。腸鳴。腰痛。疝瘕。女人帶下。產(chǎn)后瘦瘠補五【歸經(jīng)】入肝腎二經(jīng)。為益陰之品。(兼補劑)【前論】日華子曰。此雖形狀不典。而甚益人。阮氏曰。淡菜生海藻上。故治癭與海藻同功以上宣劑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