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結膜干燥癥主要由于結膜組織本身的病變而引起的結膜干燥現(xiàn)象。在正常情況下,淚腺和結膜杯狀細胞分泌的淚液使結膜經常保持濕潤,一旦上述的滋潤機能遭到破壞,即出現(xiàn)結膜干燥癥。
根據結膜病變的性質,該癥可分為上皮性,實質性和斯耶格蘭氏綜合征三種類型。
一、上皮性結膜干燥癥(epithelial xerosis)
病因:上皮性結膜干燥癥是由維生素A缺乏所致,多見于痢疾及熱性疾患消耗維生素A較多的嬰幼兒。也可因維生素A攝取不足(成年人每日最低攝取量為3000國際單位),如不合理的人工喂養(yǎng)及偏食或胃腸道吸收功能不良所引起。
臨床表現(xiàn):兩眼結膜失去光澤,彈性減退,眼球運動時出現(xiàn)結膜皺襞,與瞼裂相應的球結膜部位近角膜緣處可見一三角形白色泡沫樣斑塊,稱為Bitot氏斑,顳側多見。同時出現(xiàn)夜盲癥狀,進一步發(fā)展,終于導致角膜軟化癥。
治療:全身給以大量維生素A、B、C,吃含有維生素多的肝、胡羅卜、牛奶等食物。局部滴抗生素眼藥水以防感染并濕潤眼球。
二、實質性結膜干燥癥(parenchymatous xerosis)
病因:1. 結膜廣泛性的酸、堿腐蝕傷及燒傷形成了大量癜痕。
2.因沙眼、結膜天皰瘡、白喉桿菌性結膜炎導致的付淚腺、杯狀細胞萎縮、淚腺開口閉鎖,結膜得不到淚腺的濕潤而干燥。
3.長期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結膜暴露所致,稱之為暴露性結膜干燥癥。
臨床表現(xiàn):患者有干燥感、眼痛、結膜失去光澤,球結膜形成皺襞,角膜干燥甚至上皮角化,視力減退,重者可以失明。
治療:對癥處理,局部點人工淚液或0.5%甲基纖維素溶液以減輕癥狀??尚腥俟芤浦残g,但術后吃飯時流淚過多也很痛苦。對瞼閉合不全者應治療原發(fā)病,必要時行部分瞼緣縫合術以保護角膜。
三、斯耶格蘭氏(Sjogren)綜合征
臨床上常見有干燥性結膜角膜炎,口腔干燥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 炎等三種癥狀,以中老年女性多見。詳見第十九章眼與全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