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灶馬

    作者: 趙學(xué)敏

    今之灶馬,俗呼贓郎,又作蟑螂,綱目所謂蜚蠊也。綱目蟲部亦有灶馬,形如蟋蟀,今人名灶壁雞又與蟑螂別。瀕湖于蜚蠊條下無治疔疳諸法,今備錄之。

    拔疔集聽∶灶上蟑螂不拘多少,搗爛敷之,其疔根自出。卿子妙方∶蟑螂蟲其黃紫色甚臭者,取數(shù)個,用患者自吐唾沫幾口,研爛敷瘡四圍,頂上露孔,使毒瓦斯從孔出,一日愈矣。邵仲達(dá)方∶治疔瘡,取蟑螂大者七個,去頭足殼,將砂糖少許同搗爛,敷疔四圍,露出頭,晝夜即愈。

    藥性考∶灶馬拔刺,搗涂有效。

    解諸疔毒傳信方∶灶上紅蟑螂五個,研爛,熱酒沖服,取汗為度。

    紅絲疔傳信方∶蟑螂一個去頭,和青糖搗爛搽上,即效。

    白火丹葉氏方∶用蟑螂瓦上焙干為末,白滾湯服,一、二個立效,兼治疔瘡。

    對口活人書∶桂州荔枝肉二、三枚;蟑螂二、三個,同搗如泥敷,露頭,數(shù)次即散。

    無名腫毒慈航活人書∶蟑螂十個,鹽一撮,同搗爛敷之,留頭。

    治諸毒惡瘡嚴(yán)氏家用方∶蟑螂搗,鍛石敷之。

    痧癥周衍園方∶活蟑螂蟲二、三個,用紙包,灶上焙干,研細(xì),冷水和灌,或吐或?yàn)a,即愈。

    吐血徐云生方∶取蟑螂五個,止去翅凈,在火盆凈瓦上焙干為末,紙包安土上,存性,用濕腐皮包一個,滾湯吞下,每日如此,吞五日,不可間斷。

    氣虛中滿醫(yī)宗匯編∶以蟑螂七個為末,用地枯蔞煎湯送,數(shù)服愈。

    臌脹家寶方∶蟑螂一個焙干,蘿卜子一撮,共炒為末,好酒吞十日,全愈。

    一切兒疳集聽云∶凡小兒患疳疾,不拘何等疳,垂死者皆效。取灶上蟑螂焙干,與之食,患者但聞其香,不知有腥臭之氣,猶中蠱者,食豆無辛,含礬不苦也。有患此癥,治之無不效,只須食一、二次即愈。愈后體更肥白,且屢試屢驗(yàn)。百草鏡云∶兒疳初起,用蟑螂去頭足翅,新瓦焙干,常與食之,百個病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