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馮魯瞻曰∶小兒生下,啼哭不乳,宜看牙齦之上有白點如粞大者,名為馬牙。急以銀針挑去,即血出不妨,磨京墨濃搽。間日再看,再生再挑即安。否則脾元中氣敗絕,面青口撮而死。(《錦囊》)
《慈幼外編》云∶凡兒生下,每日夜將清湯或苦茶蘸軟絹攪兒口內(nèi),如齒邊有白點,即以指甲或細針挑破,便無驚風撮口之患。
《保生碎事》云∶初生七日內(nèi),面赤喘急,啼聲不出,即名撮口臍風??待X齦上有小泡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軟帛裹指,擦破即愈。大約撮口證,必先大便熱,須用生犀角及真羚羊角磨汁,和蜜飲之有效,急用大黃甘草各二錢煎服。
奎光曰∶馬牙者,用初生小兒胎內(nèi)受熱毒,見風而生。但看牙齦上有白色如脆骨,即是此證欲發(fā)矣。出胎即發(fā)噴嚏,含乳或吞或吐而不吮,其病已深,苦不急治,入腹即死。切莫認作黃膽之類,出胎便要看,日日要挑破,至三四日病即成真,五六日堅硬難治,甚者有發(fā)而又發(fā),大約要盈月后方免此患。先用青水以絹繞在竹箸上,撥開牙關(guān),將銀簪挑破出血,吹口疳藥。(方載咽喉門。)
駱潛庵曰∶初生小兒,月內(nèi)打嚏,即是馬牙。蓋因氣血薄弱,不能伏制其毒,以致心火上炎。牙齦遍生白色,用針刺破,毛青布蘸水擄洗后,用金墨搽,不復(fù)長。宜服延壽丹少許即愈。(《推拿秘書》)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馮魯瞻曰∶小兒生下,啼哭不乳,宜看牙齦之上有白點如粞大者,名為馬牙。急以銀針挑去,即血出不妨,磨京墨濃搽。間日再看,再生再挑即安。否則脾元中氣敗絕,面青口撮而死。(《錦囊》)
《慈幼外編》云∶凡兒生下,每日夜將清湯或苦茶蘸軟絹攪兒口內(nèi),如齒邊有白點,即以指甲或細針挑破,便無驚風撮口之患。
《保生碎事》云∶初生七日內(nèi),面赤喘急,啼聲不出,即名撮口臍風??待X齦上有小泡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軟帛裹指,擦破即愈。大約撮口證,必先大便熱,須用生犀角及真羚羊角磨汁,和蜜飲之有效,急用大黃甘草各二錢煎服。
奎光曰∶馬牙者,用初生小兒胎內(nèi)受熱毒,見風而生。但看牙齦上有白色如脆骨,即是此證欲發(fā)矣。出胎即發(fā)噴嚏,含乳或吞或吐而不吮,其病已深,苦不急治,入腹即死。切莫認作黃膽之類,出胎便要看,日日要挑破,至三四日病即成真,五六日堅硬難治,甚者有發(fā)而又發(fā),大約要盈月后方免此患。先用青水以絹繞在竹箸上,撥開牙關(guān),將銀簪挑破出血,吹口疳藥。(方載咽喉門。)
駱潛庵曰∶初生小兒,月內(nèi)打嚏,即是馬牙。蓋因氣血薄弱,不能伏制其毒,以致心火上炎。牙齦遍生白色,用針刺破,毛青布蘸水擄洗后,用金墨搽,不復(fù)長。宜服延壽丹少許即愈。(《推拿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