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瘍醫(yī)大全》 牙宣門主方

    作者: 顧世澄

    加味地黃湯

    大熟地(四錢) 山萸肉 山藥(各二錢) 骨碎補(bǔ)(三錢)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一錢六分) 水煎服。

    止血四生湯

    生荷葉 生柏葉 生地黃 生艾葉(各三錢)

    水二盅,煎一盅,加童便一小杯和服。

    齒齦出血(《蘭室寶鑒》)麥門冬煎湯漱。

    又方 人中白 ,研細(xì),擦之。

    又方 陳糟茄子 灰,擦之。

    又方

    香附米( ) 石膏( ,各一兩) 側(cè)柏葉(火焙黃,五錢) 青鹽 (三錢)

    研細(xì),清晨擦牙。漱口。

    齒衄 馬糞燒灰存性,研細(xì),擦之,立止。

    竇氏秘方 治牙宣并穿腮腫毒。

    鹿角灰(二錢) 牛黃 玄明粉 黃柏(蜜炙褐色) 雞內(nèi)金( ) 珍珠 人中白( ) 靛花 白硼砂 大紅絨(燒灰,各一錢) 黃連(一錢五分) 冰片 五倍子(各三分) 雄黃(五分) 麝香(二分)

    各另研細(xì)和勻,吹患處。

    齒衄固齒擦牙散

    上好食鹽(成塊者 ) 骨碎補(bǔ) 生軟石膏(各四兩) 新鮮槐花(二兩)

    搗爛為團(tuán),曬干再磨末,擦牙甚妙,且能固齒。一方多寒水石、沒食子。(酒煮火烘。)

    齒根邊津流血不止 苦竹茹四兩醋煮,含嗽吐之。

    齒血。(《醫(yī)旨緒余》)

    三制大黃(研末三錢)

    用枳殼煎湯,加童便調(diào)下,即止。

    珍珠散(奎光。) 治牙宣。

    烏賊骨(去殼) 象皮(炙脆) 降香節(jié)(忌鐵器) 龍骨( ) 珍珠(各一錢) 兒茶 沒藥 乳香 朱砂(各五分) 廣三七(二錢) 冰片(一分五厘)

    共研細(xì)末,取棉花如指大,捻成團(tuán),蘸水再捺成扁式,方蘸藥塞患處,以指按之勿動(dòng),二三次即愈。

    牙齦出血 草決明煎湯噙之,即止。

    齒衄出血吃食不得。

    白龍骨 黃連 牙硝(各一兩) 冰片(一錢) 白礬(一分)

    共研細(xì)末,每用少許,敷牙齦下。

    滿口齒出血 枸杞子為末,煎湯漱之,然后吞下,立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