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酸,性寒,入手太陰肺經(jīng)。降逆止嗽,消腫化積。
膽礬酸澀燥收,能克化癥結(jié),消散腫毒,治齒痛牙疳;喉痹牙蟲;鼻內(nèi)陰蝕,腳疽痔瘺,楊梅,金瘡,白瘢,一切腫痛,療帶下崩中,治上氣眼疼弦爛,瘋狗咬傷,百蟲入耳,腋下狐臭。吐風痰最捷。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酸,性寒,入手太陰肺經(jīng)。降逆止嗽,消腫化積。
膽礬酸澀燥收,能克化癥結(jié),消散腫毒,治齒痛牙疳;喉痹牙蟲;鼻內(nèi)陰蝕,腳疽痔瘺,楊梅,金瘡,白瘢,一切腫痛,療帶下崩中,治上氣眼疼弦爛,瘋狗咬傷,百蟲入耳,腋下狐臭。吐風痰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