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余杭山中多有之,葉似大葉金星,根黑色,如蠶。按∶甘露子,亦名草石蠶,與此別。
前溪逸志∶銅官山生石蠶,藤也。以石為土,形則蠶也,采食之,可已風痹。本草∶石蠶,乃石似蠶者,非真蠶也。藤之蠶根于石,石之蠶伏于土,非格勿君子,焉能辨其名號,識其性情哉!治虎傷收口用之,虎咬成瘡,口不斂者,為末摻上,即痂。風痹羊毛痧。
敏按∶王安采藥方∶金星鳳尾,即寶劍草,其根名石蠶,能解硫黃毒蛇毒,治發(fā)背癰疽結(jié)核熱淋,洗眼疾陰濕瘡,似此則非藤蠶甘露子明矣。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xué)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余杭山中多有之,葉似大葉金星,根黑色,如蠶。按∶甘露子,亦名草石蠶,與此別。
前溪逸志∶銅官山生石蠶,藤也。以石為土,形則蠶也,采食之,可已風痹。本草∶石蠶,乃石似蠶者,非真蠶也。藤之蠶根于石,石之蠶伏于土,非格勿君子,焉能辨其名號,識其性情哉!治虎傷收口用之,虎咬成瘡,口不斂者,為末摻上,即痂。風痹羊毛痧。
敏按∶王安采藥方∶金星鳳尾,即寶劍草,其根名石蠶,能解硫黃毒蛇毒,治發(fā)背癰疽結(jié)核熱淋,洗眼疾陰濕瘡,似此則非藤蠶甘露子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