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查古籍
《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惠》五疳久而不瘥,則腹內(nèi)有蟲,肌體黃瘦,下痢不止,宜服藥出之,則疳氣漸退。其蟲狀如絲發(fā),或如馬尾,多出于腹背及頭項上,若蟲色黃白及赤者,可治,青色者,不可療也。
朱砂丸
《顱囟經(jīng)》治孩子疳痢,辨蟲顏色,定吉兇。
朱砂(半石蓮大)阿魏(如朱砂大)蝙蝠血(三兩滴)眉酥(少許)上細和,少許口脂調(diào)。先桃柳枝煎湯浴兒,后看兒大小,以綠豆大填兒臍中,后用紙可臍中貼之。用青衣蓋兒,看蟲出來,黃色輕,青黑色重。
《圣惠》
干蟾丸
治小兒五疳及驚風(fēng)出蟲,定生死。
干蟾(一枚,五月五日者良)蛇蛻皮(一條,火)谷精草(二兩,花前藥同入罐子內(nèi),以鹽泥固濟,曬干,燒令通赤,放冷研細)胡黃連瓜蒂母丁香(三味同為末)牛黃龍腦朱砂雄黃蘆薈天竺黃麝香(各一分)青黛(半兩)上件藥都入乳缽內(nèi)研令極細,用豬膽汁煎面糊和丸,如綠豆大。一二歲兒以溫米泔半合化下五丸。服藥后以桃柳湯浴兒,著青衣,蓋疳蟲當(dāng)出衣上及眉毛鬢邊,如細麩片子,或如糝面塵毒,黑色者難治,黃白色易治。仍宜粥飲下二丸,日三服。甚者,半月內(nèi)瘥。
麝香丸
治小兒五疳瘦弱,毛發(fā)干焦,口鼻多癢,有蟲。
麝香蘆薈粉霜朱砂(各一分)蟾酥(一白豆許)皂莢(三寸,燒灰)蛇蛻皮(五寸,燒灰)蝙蝠(三個、取血,拌入藥末)上件藥都細研,以油熔蠟和丸,如小豆大。先以桃柳湯洗兒,后用藥一丸涂于臍中,上以醋面封之。良久,即蟲出,黃白赤者易治,黑者難療。
蘆薈丸
治小兒五疳,四肢干瘦,腹脹氣粗,頻揉鼻眼,宜服此出蟲。
蘆薈牛黃蟬殼(各一分)膩粉粉霜硫黃麝香(各一錢)田父(一枚,燒煙似絕、便?。┣圜欤ò雰桑┌投梗ㄊ?,去皮心膜油)蛇蛻皮(一條,燒灰)上為極細末,令勻,以粳米飯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二丸。良久,煎桃柳水浴兒后,以青衣蓋遍身,當(dāng)有蟲出,白黃色者可治,青黑者難治。
出蟲丸
治小兒五疳久不瘥,羸瘦極甚。
朱砂麝香牛黃蝸牛子(炒)夜明砂(炒)熊膽(各一分)蟾酥(半錢)上件藥都細研,以面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更別以水研一丸滴向鼻中,得嚏五七聲。良久,當(dāng)有蟲隨汗出,立效。
干蟾丸
治小兒五疳出蟲。
干蟾(一枚,燒灰)天靈蓋(灰半兩)麝香(半分)蟬殼(去足,炒)鱉甲(酥炙黃焦,去裙,各一分)上件藥為細末,每用燒飯和丸,如綠豆大。二歲以下以蛤粉湯下一丸,三歲已上至五歲二丸。服藥后,續(xù)以桃柳湯浴兒,后用青衣蓋之,當(dāng)有蟲子出,赤白者輕,黑者重。
熊膽丸
治小兒五疳出蟲。
熊膽朱砂麝香蚺蛇膽蜣螂(炒)瓜蒂(各半兩)上件藥為極細末,入研了藥,令勻,用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先用桃柳湯浴兒了,用粥飲下三丸。以青衣蓋,當(dāng)有蟲出也。
定命散
治五疳有蟲。
干蝦?。ㄒ幻?,燒灰)蛇蛻皮(炒)蟬殼(各一分)上件為極細末,入麝香末半錢研勻。但是一切疳,至午時后以暖水調(diào)下半錢,一二歲即服一字。后煎桃柳湯,放溫浴兒了,便用青衣蓋,當(dāng)有蟲出,即效。
青黛丸
治五疳體熱,干瘦發(fā)立,鼻癢有蟲,不欲飲乳。
青黛蘆薈人中白(各半兩)豬牙皂角蟬殼(各半分)麝香(一分)胡黃連(三分)蟾涎人乳汁(各少許)上件為末,五月五日午時修合,以粽子肉、棗肉、及蟾涎、乳汁丸,如黍米大。
以桃柳湯浴兒后,以米飲下三丸。后著青衣裹兒,看身上有蟲出,青黑者不堪,白黃赤者易瘥。
〔錢乙〕
胡黃連麝香丸
治疳氣羸瘦,白蟲作。
胡黃連白蕪荑(各一兩半)麝香(一錢)黃連木香(各半兩)辰砂(一分)上末,面糊丸,如綠豆大。米飲下五七丸,至三五歲可十五丸,無時。
〔錢乙〕
榆仁丸
治疳熱瘦悴有蟲,久服充肥。
榆仁黃連(各一兩)上為末,用豬膽七枚,破取汁,與藥同和,入碗內(nèi),甑上蒸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數(shù)足,入研麝香半錢,湯浸蒸餅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