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金豆子

    作者: 趙學敏

    夜關(guān)門附

    百草鏡∶一名金花豹子,三月生苗,十月枯。雖豆類,卻不起蔓。本高一二寸,分枝成叢。

    葉似槐而稍大,處暑時開黃花,五出磬口,蠟梅似之,結(jié)莢向上,類而短,長只二三寸,實似綠豆而扁,皮有紫斑,較綠豆稍大,味淡。

    子∶治疔癰如神。

    葉∶治腫毒。茅氏傳方∶以葉曬研,醋和付。留頭即消,或酒下二三錢。

    按∶付澹庵草花訣∶金豆子開黃花,子如綠豆,入滾茶,味清香,即草決明。周憲王救荒本草∶有山扁豆,即茳芒決明。味甘滑,可作酒曲,俗呼獨占缸,苗葉花子,皆可瀹茹,及點茶食,所載形狀,亦與金豆子同。而瀕湖綱目決明后附茳芒云∶性平無毒,火炙作飲極香,除痰止渴,令人不睡調(diào)中,隋稠禪師采作五色飲以進煬帝者是也。無治疔腫之說,故并存以備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