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科心法要訣》 鼻疳

    作者: 未知

    疳熱攻肺成鼻疳,鼻塞赤癢痛難堪,浸淫潰爛連唇際,咳嗽氣促發(fā)毛干。熱盛清金化毒效,疳蟲蝕鼻化蟲丸,調(diào)敷須用鼻疳散,吹鼻蟬殼效通仙。

    【注】鼻疳者,因疳熱攻肺而成。蓋鼻為肺竅,故發(fā)時(shí)鼻塞赤癢,疼痛浸淫潰爛,下連唇際成瘡,咳嗽氣促,毛發(fā)焦枯也。熱盛者,宜清金散、蔣氏化毒丹主之;蟲蝕者,用化蟲丸主之。外用鼻疳散敷之,或以吹鼻蟬殼散吹入鼻內(nèi)。

    清金散

    生梔子 黃芩 枇杷葉(蜜炙) 生地黃 天花粉 連翹(去心) 麥冬(去心) 薄荷 元參 生甘草 桔梗

    引用燈心,水煎服。

    【方歌】清金散治肺壅熱,梔子黃芩枇杷葉,生地花粉翹麥冬,薄荷元參甘草桔。

    蔣氏化毒丹(方見胎赤)

    化蟲丸

    蕪荑 蘆薈(生)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黃連 川黃連 蝦蟆(灰,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豬膽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杏仁煎湯下。

    鼻疳散

    青黛(一錢) 麝香(少許) 熊膽(五分)

    上為細(xì)末,干者用豬骨髓調(diào)貼,濕者干上。

    吹鼻蟬殼散

    蟬殼(微炒) 青黛(研) 蛇蛻皮(灰) 滑石 麝香(各等分細(xì)研)

    上為細(xì)末,每用綠豆大,吹入鼻中,日三用之,疳蟲盡出。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