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科發(fā)揮》 幼疾

    作者: 萬全

    (兒生一歲后.至七歲后.變蒸已足.脈雖難診.口則能言.病多傷食之證.八歲以后.有脈可診.證與大人同.但用劑小耳.)

    有因氣動而病生于內(nèi)者.如盤腸內(nèi)吊蛔蟲癖塊之類.有因氣動而病生于外者.重舌木舌口口瘡.癰疽瘡癬之類.有不因氣動而病生內(nèi)者.如傷飲食生冷之類.有不因氣動而病生于外者.如四時感冒.金刃湯火傷之類.

    上四因之?。我姼髯C之下.

    一小兒周歲.因初食雞肉太早.自此成積.日漸羸瘦.不思乳食.其父以詳告予.予取之.養(yǎng)脾消積丸先服.三日后服丁香脾積丸.雞肉湯下.取下雞肉一片.猶未化也.再進養(yǎng)脾丸而愈.

    家傳養(yǎng)脾消積丸消宿食.去陳積.神效.

    白術(shù)(一兩) 陳皮(七錢五分) 蒼術(shù)(五錢) 濃樸(姜汁炒五錢) 枳殼(面炒五錢) 半(五錢) 青皮(五錢) 神曲(五錢) 麥芽(五錢) 山楂(五錢) 炙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送下.

    育嬰延齡解毒丸能解胎毒.初生小兒宜服.

    兒斷臍帶連胞.不拘長短.剪取新瓦上焙干.每一錢加生甘草末二錢.黃連末一錢.朱半錢.共和勻.生白砂糖調(diào)和.瓷罐收貯.每服一豆許.納兒口中.以乳送下.一日一次.藥盡而止.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