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幼新書》 鼻塞第二十一

    作者: 劉昉

    《巢氏病源》小兒鼻塞候∶肺氣通于鼻,氣為陽,諸陽之氣上榮頭面。其氣不和受風冷,風冷邪氣入于腦,停滯鼻間,即氣不宣和,結(jié)聚不通,故鼻塞也。

    《千金》治小兒鼻塞不通,涕出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半兩) 蜀椒 附子(炮,去皮、臍) 細辛(各六銖)

    上四味 咀。以醋五合漬藥一宿,明旦以豬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黃膏成,去滓,待冷以涂絮導鼻孔中,日再,兼摩頂。(《千金翼》附子、細辛各一分半,《嬰孺》以胡椒代蜀椒。)

    《千金翼》治鼻不利香膏方

    當歸 熏草(一方用木香) 通草 細辛 蕤仁(各三分)芎 白芷(各半兩) 羊髓(四兩)

    上八味切,合煎微火上,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內(nèi)鼻中,日三。大熱鼻中赤爛者,以黃芩、梔子代當歸、細辛。

    《千金翼》治鼻中窒塞香膏方

    白芷 芎 (各半兩) 通草(一分) 當歸 細辛 薰草(各三分。《千金》作莽草) 辛夷仁(五分)

    上七味切,以苦酒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綿展取棗核大,內(nèi)鼻中,日三。(一方加桂心十八銖。)

    《外臺》∶《肘后》療老小鼻塞,常有清涕出方。

    杏仁 附子(各二分) 細辛(一分)

    上三味切,以苦酒拌,用豬脂五兩煎成膏,去滓。以點鼻中即通。又以摩囟上佳。

    《外臺》∶《古今錄驗》療小兒鼻塞不通細辛膏方

    細辛 通草(各一分) 辛夷仁(一分半) 杏仁(二分,去皮)

    上四味切,以羊髓三合、豬脂三合緩火煎之,膏成絞去滓。取米粒許大,以內(nèi)鼻孔中,頻易佳。

    《外臺》∶劉氏療小兒鼻塞不通,吃乳不得方。

    醍醐(三合) 青木香 零陵香(各四分)

    上三味切,和煎成膏。取少許以膏和捻為丸?;蛞愿嗤績侯^上及塞鼻中,以通佳。

    《圣惠》治小兒鼻塞、腦悶、吃奶不得。摩頂膏方

    羊髓 野豬脂(各三兩) 細辛 白芷 木通 當歸(銼、微炒。各三分)

    上件藥銼碎。先下脂髓于鐺中,入諸藥,以慢火煎,候白芷色焦黃藥成。以綿濾去滓,于瓷盒內(nèi)盛令凝。

    每用以少許涂頂門上摩之,兼以少許入鼻內(nèi),立效。(《嬰孺》只用豬脂。)

    《圣惠》治小兒囟氣虛腫,鼻塞不通。白芷膏方

    白芷 細辛 木通 當歸(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細銼。以羊髓四兩,與藥同入銚子內(nèi),慢火上熬,候白芷赤黃色,膏成。絞去滓,貯于瓷器內(nèi),日三四度,敷兒囟上及內(nèi)鼻中。

    《圣惠》治小兒鼻塞不通、吃乳不得。木香膏方

    木香 零陵香(各半兩) 細辛(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醍醐三合與藥相和,入銚子內(nèi),慢火煎令極香,絞去滓,取瓷盒中。日三、四度,取少許涂頭上及鼻中。

    《圣惠》治小兒頭熱鼻塞不通方。

    上取濕地龍糞,捻作餅子貼囟門上,日三易之。

    《圣惠》又方

    羊髓(三兩) 薰草(一兩銼)

    上件藥于銚中,慢火上熬成膏。去滓,入瓷器內(nèi)貯之。日三、四上,以膏摩背。

    《圣惠》治小兒冷風拍著囟門,致鼻塞不通,宜以此方涂之。

    麻油(二合) 細辛(末,一兩)

    上件藥以油煎令微黑色。入蠟半兩,消后令凝。每日三度,薄薄涂于囟上。

    《嬰孺》治小兒鼻鼽及塞不通方。

    杏仁 韭 葶藶子(各四分)

    上杵和,彈丸大。用摩足踵,干即易,盡三丸。右鼽摩左踵,左鼽摩右踵。

    《嬰懦》治小兒鼻塞不通方。

    細辛 丹參 防風 桂心 芎(各三兩) 當歸(半兩) 椒 干姜(各半分)

    上以羊髓五兩煎前件藥,三上三下,去滓。取一豆內(nèi)鼻中。

    《嬰濡》治小兒鼻塞不通丹參膏方

    丹參 細辛 芎 當歸 桂心 防風(各一兩) 胡椒 干姜 白芷(各二分)

    上取豬脂、羊髓各五兩,去膜。煎藥三上三下,白芷黃去滓。內(nèi)一豆鼻中,日夜五上愈。

    《嬰孺》治少小鼻塞不通方。

    羊髓(一兩) 薰陸香(三兩)

    上煎香黃止。摩背上,日三,鼻通止。

    《嬰孺》治小兒鼻塞,不得飲乳方。

    通草(一分) 杏仁 白前(各半分) 橘皮(一分)

    上麻油煎,三上三下成。爪甲瀝鼻中。

    張渙辛夷膏方 治鼻塞病。

    辛夷葉(一兩,洗,焙干) 細辛 木通 香白芷 木香(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研。)

    上件用羊髓豬脂各二兩,同諸藥相和于石器中,慢火熬成膏,赤黃色,放冷。入腦、麝各一錢,拌勻。每用少許涂鼻中,若乳下嬰兒,奶母吹看兒囟,鼻塞者囟上涂。

    張銳《雞峰方》治囟開不合、鼻塞不通方。

    上以天南星大者一枚,微炮為末。以淡醋調(diào),涂緋帛上,以貼囟上,炙熱手頻熨之。

    《莊氏家傳》治小兒鼻塞方。

    上以槐葉為末,用乳母唾調(diào),濃涂囟上。

    《吉氏家傳》治生三五日鼻塞氣急,飲乳之時啼叫不止,蔥涎膏方

    蔥葉 豬牙皂角(為末,去皮。各七條)

    上爛研,用皂角末成膏,貼在囟門上瘥。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