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幼新書》 吊起外腎第九

    作者: 劉昉

    茅先生∶小兒于六十日內(nèi)連哭,至一百日不止者,此驚疝之候。是以哭而吊起外腎,遇陰疼痛,四肢強(qiáng)直,哭至天明不已者,此候才見啼叫,急看外腎,或一個(gè)在,或一個(gè)不在,或兩個(gè)俱不見。如一個(gè)不見,下兩粒桃奴丸;兩個(gè)不見,下四粒桃奴丸。后用鐵掬散(二方并見本門中)貼外腎,常服朱砂膏(方見驚積門中)、勻氣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與服即愈。如面見黑色、氣少、項(xiàng)軟、鼻口燥黑,死候。女人看兩腳下上,便此外腎也。

    茅先生小兒吊起外腎桃奴丸方

    桃奴(二七個(gè),枝上干桃不落者) 桃膠 乳香(別研。各二錢) 苦瓠子 山 荔子(各二七個(gè))

    上為末,每服滴水為丸如○此大,若腎上至四更,用荊芥蔥湯下五丸至七丸。

    茅先生小兒疝氣貼臍,并治吊起外腎鐵掬散方

    天南星 鐵焰粉 甘菊 草烏(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大錢,用蔥涎調(diào)涂陰上,以紙貼之。

    《吉氏家傳》治吊腎桃奴散方

    干桃(一合,枝上自干者) 舶上硫黃 木香(各二錢)

    上件為末,木香湯下一錢。

    《千金》灸法∶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下滿各五十壯,老人加之,小兒隨年壯。

    《千金翼》灸法∶治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又下滿灸五十壯,兩腳一百壯。些二穴亦主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悉主之。老人加之,五十歲以下及小兒并隨年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