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幼新書》 石淋第十四

    作者: 劉昉

    《巢氏病源》小兒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jié)則化為石,故腎容砂石。腎為熱所乘,熱則成淋。其狀小便莖中痛,尿不能卒出,時(shí)自痛引小腸,膀胱里急,砂石從小便道出。甚者,水道塞痛,令悶絕也。

    《葛氏肘后》小兒淋若石淋方。

    上散,牯牛陰頭毛燒末,以醬汁一服一刀圭,日再之。

    《外臺(tái)》文仲療小兒淋兼石淋方。

    榆皮 瞿麥(各六分)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分溫服之。

    《外臺(tái)》文仲又方

    小麥(一合) 蔥白(一握)

    上二味,以水一升煮,去滓,取一半分服之。

    《圣惠》治小兒石淋,水道中澀痛不可忍。葵子散方

    冬葵子 石楠 榆白皮(銼) 石韋(去毛) 木通(銼。以上各半兩) 滑石(一兩,細(xì)研)

    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蔥白湯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

    滑石(二兩) 石韋(去毛) 子芩(各三分)

    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治小兒石淋澀痛心煩方。

    甘草(炙微赤,銼) 干姜(炮制,銼。各一兩) 雞糞白(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煎小麥飲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治小兒五、七歲石淋,莖中有砂石不可出者,宜服雞糞白散方

    上用雞糞白一兩,炒令黃,搗、細(xì)羅為散。以水一大盞,露一宿。每服用此水一合,調(diào)散半錢服之。日三、四服,當(dāng)下砂石。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

    上搗細(xì)瞿麥一兩,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圣惠》又方

    上以桃膠半兩,熱湯一中盞,化膠令消,去滓。量兒大小分減頻服。

    《嬰孺》治小兒石淋,小便難方。

    上蠅屎以飲,服一刀圭。

    《嬰孺》治小兒石淋、氣淋。桂心散方

    桂心(一分) 蜂房(二分)

    上為末,酒或麥汁服一刀圭。

    《吉氏家傳》石韋散治小兒風(fēng)熱。砂石淋方

    石韋(去毛) 海金砂 木通 滑石(以上各等分)

    上為末。每半錢或一錢,瞿麥湯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