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幼新書》 疳瘡第十二

    作者: 劉昉

    錢乙論∶疳在外鼻下赤爛,自揉。鼻頭上有瘡不著痂,漸繞耳生瘡。治鼻瘡爛,蘭香散。(方見鼻疳門中。)諸瘡,白粉散主之。(方見本門。)

    《千金》治小兒疳瘡方。

    上以豬脂和胡粉敷之,五六度。

    《千金》又方

    上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妒セ荨酚么舐槿室蛔郑肷偎?,取汁與飲之,候蟲出即住服。

    《千金》又方(亦治疳 )

    上用羊膽二枚,和醬汁于下部灌之。豬脂亦佳。

    《圣惠》治小兒面鼻,身上生瘡,及近口生濕瘡,并赤白瘡等。及疳氣入腹,漸漸羸瘦方。

    白狗糞 蝦蟆 地龍 蝸牛殼 蘭香(和根) 人糞(各燒灰,半兩) 熊膽 蘆薈 麝香(各一分)

    上件藥細(xì)研為散。若口中生瘡,先以鹽醬水凈漱口,以綿裹藥少許含之;若鼻內(nèi)生瘡,吹少許在鼻中。如鼻外生瘡,去痂敷之。疳氣入腹,以新汲水空心調(diào)服半錢。

    《圣惠》瘡生面、鼻,不癢不痛,汁流即成瘡。亦生身上,兒多患之,亦是風(fēng)濕搏血氣,名疳瘡。

    鴿糞散治口中及各處疳瘡。

    鴿糞 人糞(灰) 白礬(灰) 青黛 麝(各一分)

    研,日三敷。

    麝香散治面頭生疳,口中臭氣

    麝 蚺蛇膽 瓜州黃礬 蘆薈(各一分)

    研,洗凈敷,口內(nèi)惡氣,貼藥,日三。

    熊膽膏治身、口、面疳瘡,并諸疳疾。

    熊膽 蚺蛇膽 蘆薈 牛黃 龍腦(各一分) 麝(半兩)

    研,井華水三合瓷器盛,重湯煮,數(shù)添水,可半日,投糯米三五粒,煮爛,篦子數(shù)攪,勿令四畔干,取二豆許,漸吹鼻中,及涂口瘡,頻使藥,兩日即停一日,兒發(fā)青止。

    又∶狗糞中米,燒;馬街蟲曝干并敷。

    錢乙白粉散

    烏賊魚骨(三匕) 白芨(二匕) 輕粉(一分)

    細(xì)末,先口含漿洗,不時敷。

    張渙∶諸疳羸瘦,毛發(fā)焦黃,口鼻生瘡。四珍丹

    干大蟾(一枚,去四足,納胡黃連半兩在腹內(nèi),線縫濕紙裹,泥固燒赤) 蘆薈(半兩) 麝(一分)

    研,白面糊丸黍米大。服五七粒,粥飲下。量加減。

    治疳瘡不瘥熊膽膏

    熊膽 蚺蛇膽 蘆薈(各半兩) 牛黃(一分) 龍腦(一錢) 瓜州黃礬(一分)

    研,井華水三合,銀器盛,重湯煮膏,涂。

    莊氏∶燒餳灰敷。

    趙氏治疳瘡奪命散

    五靈脂 萵苣菜(陰干) 地黃花 黃丹(炒) 白礬(飛) 染胭脂 麝(少許)

    末,看瘡大小,漿水洗貼。

    趙舍人治疳瘡年深見骨,或干或濕。至寶散

    白蜆殼(泥中多年,色白丸小) 密陀僧(同蜆殼 。各一兩) 無名異(半兩)

    細(xì)末,入麝半錢,研,鹽湯溫漿水洗,摻藥,膏藥蓋,不五、七次即生肥肉,生六分止。不然瘡瘢高碩。

    如丈夫、婦人有年深不較瘡,亦治。

    鄭愈治疳甜瘡。

    蚌粉( ) 黃柏 黃丹(各一錢) 膩粉(半錢) 巴豆(三粒,燒)

    末,麻油調(diào)涂。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