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錢乙論∶腎怯、失音相似。病吐瀉及大病后,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咽藥,此非失音,為腎怯。不能上接于陽故也。當補腎,地黃丸主之。(方見虛寒門中。)失音,卒病耳。(《吉氏家傳》小兒患后聲不出方。)
酸棗仁(去殼,一錢) 白茯苓(半錢) 朱砂(二錢)
上件為末,丸如○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錢乙論∶腎怯、失音相似。病吐瀉及大病后,雖有聲而不能言,又能咽藥,此非失音,為腎怯。不能上接于陽故也。當補腎,地黃丸主之。(方見虛寒門中。)失音,卒病耳。(《吉氏家傳》小兒患后聲不出方。)
酸棗仁(去殼,一錢) 白茯苓(半錢) 朱砂(二錢)
上件為末,丸如○大。每服一丸,人參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