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千金》論∶小兒初出腹有連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膈連其舌下后喜,令兒言語不發(fā)不轉(zhuǎn)也??梢哉獢嘀?,微有血出無害。若血出不止,可燒發(fā)作灰末敷之,血便止。
《小兒集驗方》云∶小兒語吃,本于心氣不足,舌本無力,故欲有言而舌不能運。又有成于積習而然者,是生而不吃,一旦小兒相較而吃,俗諺所謂∶學吃三日,改吃三年是也。心氣不足而舌本無力,可調(diào)之以藥。若其積習而成,則初習之時,令詳緩而語,急改之為上。
陳藏器《本草》云∶鴝鵒主吃,取炙食之,小兒吃不過一枚瘥也。臘月得者,主老嗽。
《明堂針灸經(jīng)》灸翳風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三會。治耳聾、口眼 斜,失欠脫頜,口噤不開,吃不能言,頰腫,牙車急痛。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千金》論∶小兒初出腹有連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膈連其舌下后喜,令兒言語不發(fā)不轉(zhuǎn)也??梢哉獢嘀?,微有血出無害。若血出不止,可燒發(fā)作灰末敷之,血便止。
《小兒集驗方》云∶小兒語吃,本于心氣不足,舌本無力,故欲有言而舌不能運。又有成于積習而然者,是生而不吃,一旦小兒相較而吃,俗諺所謂∶學吃三日,改吃三年是也。心氣不足而舌本無力,可調(diào)之以藥。若其積習而成,則初習之時,令詳緩而語,急改之為上。
陳藏器《本草》云∶鴝鵒主吃,取炙食之,小兒吃不過一枚瘥也。臘月得者,主老嗽。
《明堂針灸經(jīng)》灸翳風二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陽三會。治耳聾、口眼 斜,失欠脫頜,口噤不開,吃不能言,頰腫,牙車急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