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查古籍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本經逢原云∶北方炊食多用煤火,以地屬坎,足勝其氣,且助命門真火。食煤火長氣于陰,所以膂力強壯,南人食之多發(fā)癰毒。受其毒者,以汁解之。然煤火處置大缸水于旁,則毒從水解。南方炊食多用薪火,人食薪火,長氣于陽。氣多輕浮不實,不似北方之稟氣剛勁也。然近日南方亦產煤,薪價日昂,市井多有用煤者,其煤在浙省則出于衢嚴,湖州較北,煤堅細,以之代薪。瓦斯亦減薄,甚有如薪炭無臭氣者,名曰香煤。出太湖山中,綱目石部收烏金石,即煤也。其主治多言其質之用,而火部又不收煤火,故為補之。用以香煤為佳。
烹一切食物,能和脾胃。滋氣力、通腎氣、助陽道。婦人暖子宮。雜煤臭煤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