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不灰木

    「釋名」亦名無(wú)灰木。其色白,如腐爛的木材,燒之不燃。

    「氣味」甘、大寒、無(wú)毒。

    「主治」

    1、肺熱咳嗽。用不灰木一兩半、玄精石二兩、灸甘草半兩、貝母一兩半、天南星(白礬水煮過)半兩,共研細(xì)。每服半錢,姜湯送下。

    2、咽喉腫痛,五心煩熱。用不灰木(先以牛糞燒紅)四兩、玄精石(煅紅)四兩、真珠一錢,共研細(xì),加糯米少許,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服時(shí),用生地黃汁、粟米淘水研化后吞下。每天服兩次。

    3、吐瀉煩滿,氣逆腹脹。以不灰木、陽(yáng)起石(煅起)、阿魏各半兩,巴豆(去心)、杏仁(去皮)各二十五個(gè),共研細(xì)。加粟米飯,做成丸子,如櫻桃大。每服一丸。服時(shí),把丸子穿一孔,在燈上燒到煙盡,再研為末,姜湯送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