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斑,溫?zé)崴玻筛卸?。其邪從皮毛漸至于胃,胃主肌肉,溫?zé)嵊舨坏眯?,化而為斑?/p>
其先必見脈洪數(shù),舌黃胸悶,口渴氣穢,壯熱諸癥,甚則譫語,無論見斑與未見,宜散表清胃,用蘇葉、淡豆豉、(早春初冬可用。)葛根、薄荷、黃芩、連翹、花粉、地骨皮、鼠粘子、橘紅、蘆根、甘草等藥,服一二劑,無斑即可解。若熱不解,而反見氣急,面帶黑滯油光,大便已多日不解者,可用大黃、元明粉、枳實,再加清疏雙解之,腑氣得松,有斑即起,無斑即愈矣,犀角地黃湯、化斑湯,臨癥酌用可也。水晶斑乃熱之甚者,陽極似陰之象,方中須重用石膏,其藍(lán)斑必因從前失治,熱至腎水已涸,故見此癥,多致不治。斑癥稍涉補藥,鮮不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