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局方洗心散治風(fēng)壅壯熱,頭目昏痛,熱氣上沖,口苦唇焦,咽喉腫痛,心神煩躁,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秘滯。
大黃(煨) 甘草 當(dāng)歸 芍藥 麻黃 荊芥穗(各六錢) 白術(shù)(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生姜薄荷湯煎服。
按∶此足太陽(yáng)、陽(yáng)明、厥陰、手足太陰經(jīng)藥也。今人多用之,故收入。然以白術(shù)合大黃入心,故名洗心。而從以麻黃、荊芥,亦是表里藥。
濟(jì)生羊肝丸治肝經(jīng)有熱,目赤睛疼,視物昏澀。
羊肝(一具,生用,《局方》用白羊肝) 黃連(去須,為末)
上先將羊肝去筋膜,于沙盆內(nèi)搗爛,入黃連末,杵和,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用熟水送下。
按∶此手少陰、足太陰、厥陰藥也。
東垣瀉熱黃連湯治眼暴發(fā),赤腫疼痛。
黃芩(酒制,炒) 黃連(同上制) 草龍膽 生地黃(各一兩) 升麻(半兩) 柴胡(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煎去渣,于日午前飯后熱服。
按∶此手少陰、太陰、足陽(yáng)明、少陽(yáng)、少陰藥也。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局方洗心散治風(fēng)壅壯熱,頭目昏痛,熱氣上沖,口苦唇焦,咽喉腫痛,心神煩躁,多渴,五心煩熱,小便赤澀,大便秘滯。
大黃(煨) 甘草 當(dāng)歸 芍藥 麻黃 荊芥穗(各六錢) 白術(shù)(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生姜薄荷湯煎服。
按∶此足太陽(yáng)、陽(yáng)明、厥陰、手足太陰經(jīng)藥也。今人多用之,故收入。然以白術(shù)合大黃入心,故名洗心。而從以麻黃、荊芥,亦是表里藥。
濟(jì)生羊肝丸治肝經(jīng)有熱,目赤睛疼,視物昏澀。
羊肝(一具,生用,《局方》用白羊肝) 黃連(去須,為末)
上先將羊肝去筋膜,于沙盆內(nèi)搗爛,入黃連末,杵和,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用熟水送下。
按∶此手少陰、足太陰、厥陰藥也。
東垣瀉熱黃連湯治眼暴發(fā),赤腫疼痛。
黃芩(酒制,炒) 黃連(同上制) 草龍膽 生地黃(各一兩) 升麻(半兩) 柴胡(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煎去渣,于日午前飯后熱服。
按∶此手少陰、太陰、足陽(yáng)明、少陽(yáng)、少陰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