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院藥學》 雙香豆素中毒

    雙香豆素(Dicumarinum),又稱敗壞翹搖素,是黃零陵午草中含有的一種致出血素,可以人工合成,為白色或乳黃色結晶性粉末,微有香,味稍苦,在強堿溶液內易溶而成可溶性鹽,在水、醇或醚中幾乎不溶,本品用于預防及治療血管內栓塞,手術受傷后栓性靜脈炎,肺栓塞等。

    1.藥理和毒理

    (1)雙香豆素由胃腸吸收緩慢,其吸收率及代謝速度各人有所差異。治療量每日約有15%-50%經過代謝,9天后血漿中仍可檢出本品。本品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并可分泌于乳汁中。

    (2)在肝臟合成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如Ⅶ、Ⅸ和Ⅹ因子)時,需有維生素K存在,由于雙香豆素的化學結構和維生素K相似,與之競爭,阻抑肝臟對維生素K的利用,故可干擾肝臟對凝血因子的正常合成,而起抗凝血作用。

    2.診斷要點

    (1)有用雙香豆素史。

    (2)有出血傾向。

    (3)出凝血時間延長。

    3.臨床表現

    (1)應用大劑量后,可有各處出血,如紫瘢。鼻衄、牙齦出血,嘔吐、黑糞、血尿子宮血、腦出血、肝內局部出血及出血性貧血等,由此可以發(fā)生缺氧及其他相應癥狀。

    (2)少數可出現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腹瀉,皮膚過敏反應等。

    4.治療

    (1)內服中毒,應即催吐和洗胃。

    (2)如有嚴重出血,立即輸注鮮血液并用維生素K120-40mg肌注,以后根據情況間隔2-4小時一次。12小時后改為每6小時一次。亦可靜脈緩注維生素K150一100mg(不超過5毫克/分),輕癥可口服K44mg/次,每6小時一次。

    (3)注射維生素C,每6小時一次,每次200mg。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