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查古籍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本草綱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1.藥理與毒理
(1)巴比妥藥物分類:巴比妥類藥物類很多,根據(jù)其開始發(fā)生作用及作用時間不同,大致分為長效、中效、短效和超短效四類。其代謝和排泄亦不一致。一般來說,側(cè)鏈愈長,在體內(nèi)愈易破壞,作用時間愈短;含硫巴比妥類因不穩(wěn)定,更易破壞,故其作用時間更短。
(2)本類藥物能抑制丙酸氧化酶系統(tǒng),從而抑制中樞神以系統(tǒng)(特別對大腦皮質(zhì)及下丘腦),使反射機能逐漸消失。
(3)大劑量可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樞,導致呼吸衰竭;某些短效巴比妥類中毒早期,即可肺水腫,使用長效巴比妥類,在中毒后期可發(fā)生墜積性肺炎。
(4)大劑量可抑制血管中樞,并可損害毛細血管,使毛細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壓下降,導致休克。
(5)由于巴比妥類對下丘腦一垂體系統(tǒng)的作用結(jié)果,促使抗利尿素分泌,從而使尿的形成減少或受抑制。
(6)巴比妥類吸收后,長效類在肝、腎,短效類在腦中含量較高。其代謝和排泄亦以肝、腎為主,故中毒者可有肝、腎損害,甚至變性改變。巴比妥類腎臟排泄較慢,故用此類藥物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易至蓄中毒。
(7)巴比妥類中毒后,可由于呼吸衰竭,休克及長時間昏迷引起肺炎。
2.診斷要點
(1)有誤服或應用大量巴比妥類藥物史。
(2)臨床表現(xiàn):
1)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輕度中毒時,有頭部木脹感、眩暈、頭痛、語言遲鈍、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神志模糊、嗜睡、感覺障礙、肌肉顫動、眼球震顫、視物模糊、復視、色覺障礙、瞳孔縮小、偶有擴大。重度中毒可有一段興奮期,此時病人可發(fā)生狂躁、譫妄、幻覺、驚闕、四肢強直、腱反射亢進、踝陣攣和劃跖試驗性陽性;后期進入抑制狀態(tài),瞳孔擴大,有時縮小,全身弛緩,角膜,咽,腱反射均消失,瞳孔對光反射存在,昏迷逐漸加深。
2)呼吸系統(tǒng)癥狀:輕度中毒時,一般呼吸正?;蛏跃徛5绦О捅韧最愃幬镏卸驹缙?,即可因血管滲管性增加導致肺水腫而影響呼吸,重度中毒時,由于呼吸中樞受抑制呼吸減慢、變淺,不規(guī)則而呈潮式呼吸,發(fā)紺。長效巴比妥類藥物中病人中毒后期,可并發(fā)墜積性炎而加重呼吸困難。本烴藥物吸入而發(fā)生性肺炎和窒息。
3)循環(huán)系統(tǒng)癥狀:輕度中毒時,血壓正常或稍降低。重度中毒病人脈捕細速,血壓明顯降低,甚至性發(fā)生休克。
4)泌尿系統(tǒng)癥狀:重要中毒可尿少、尿閉、卟啉尿毒癥等。
5)消化系統(tǒng)癥狀:輕度中毒可有惡心、嘔吐。重要中毒可發(fā)生中毒性肝炎,出現(xiàn)黃疸、出血及肝功能異常。
6)皮膚癥狀:對本類藥物有過敏反應者,可出現(xiàn)各種形態(tài)的皮疹,如猩紅熱樣疹、麻疹樣疹、蕁麻疹、皰疹等,偶有剝脫性皮炎。
(7)其他:苯巴比妥中毒偶可發(fā)生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現(xiàn)象。
3.治療
(1)排出毒物:洗胃:凡屬口服大量比妥類藥5-6小時內(nèi)的中毒患者,均應立即洗粗9因此藥可使胃幽門痙攣,可能在長時間內(nèi)中仍有藥液)。一般可選用1:2000-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生理鹽水、漫開水洗胃,將胃內(nèi)藥物盡量完全吸出;洗胃后可留置硫酸溶液于胃中(成人一般20-30g),以促進藥物排出,也可并用高位灌腸。由于鎂的吸收可加重中樞抑制,故一般不用硫酸鎂導瀉。結(jié)于昏迷病人,洗胃應特別小心,避免吸入氣管。
(2)洗腸:凡是應用巴比妥藥物灌物引起中毒者,應用上述洗胃液體洗腸。
(3)應用利尿劑:可加帶毒物排泄,一般用20%甘露醇成25%山梨醇200ml
靜注或快滴3-4小時后可重復使用。但須注意水,電解質(zhì)平衡,喪失的水鈉,鉀等電解質(zhì),應及時補充。
(4)透析方法:透析療法可以排出體內(nèi)過多的巴比妥類,同時對巴比妥類中毒并發(fā)的高血鉀、酸中毒非蛋白氮增高、心力衰竭、肺水腫等,均有顯著效果。故在內(nèi)服大量巴比妥類的中毒患者及嚴重中毒而血中非蛋白氮達107.1-142.8mmol/l,血鉀達7mmol/l,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達12mmol/l,或有休克及用其他治療方法而病情呈進行性惡化時,均可使用血液透析(人工腎)或腹膜透析。小兒亦可用換血方法。
(5)如患者腎功能良好,對于長效巴雙妥類中毒可用輸液及利尿劑,促使藥物迅速排出。成人一般每天靜滴液體300-400ml左右(可酌情增加),其中5%-10%葡萄糖液或25%山梨醇1-2g/kg/次靜注;或選用速尿40-80mg/次,利尿酸25-50mg/次,靜注。使病人排尿量在每小時250m1以上。如患者非堿性,可加重適量5%碳酸氫鈉,使尿變?yōu)閴A性,以利藥物排出。
1)在輸液過程中,觀測患者血中的鈉、鉀、二氧化碳結(jié)合力、非蛋白氮及尿的酸堿度以作調(diào)整輸液成分的參考。同時,須注意尿排出量,務使出入量保持相對平衡,防止發(fā)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腫,一般治療:①長期昏睡,昏迷的病人就采取平臥位,頭部不用枕頭,足部稍抬高,并以常翻身,防止褥瘡及墜積性肺炎。②保持呼吸道通暢,阻止舌后墜,清處口腔及咽部的分汔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③適當保溫,避免受涼。有呼吸困難和紫紺者立即給氧二氧化碳混合氣體;呼吸麻痹時,應堅持人工呼吸,有條件者,可采取加壓給氧和人工呼吸器間歇應用,以保持頸動脈體的適度剌激作用。
2)周圍循環(huán)衰竭時,根據(jù)需要輸血或靜滴5%葡萄糖鹽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如血壓仍不上升,應加用升壓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阿拉明)等;亦可應用麻黃堿,有蘇醒和維持血壓的作用。選用以上藥物,以維持收縮壓在90-100mmHg(12-13.kPa)為宜。如合并心力的衰竭,可靜注毒毛旋花子甙K、毛花甙C(西地蘭)等。若發(fā)生心跳停搏,可心內(nèi)注射腎上腺素(0.5-1m1)或異丙腎上腺素(0.5-1m1)并作心臟按壓等緊急措施。
3)中樞興奮劑的應用:①在一般情況下,中樞興奮劑不作常規(guī)使用,因其不是解毒劑,不參與巴比妥類的代謝及排泄;反復或大量使用,可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興奮,甚至發(fā)生驚闕,增加機體耗氧量,加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衰竭,但有人認為,使用中樞興奮藥可使巴比妥中毒患乾增加呼吸分容量,恢復反射,升高血壓。因此,在下列情況下,可酌用中樞興奮藥:一是誤用量短時效的巴比妥48小時生仍昏迷不醒者。二是患者深度昏迷,處于完全反射狀態(tài)(包括角膜反射和瞳孔反射)。三是有明顯的抑制。②應用的中樞興奮藥有苯甲酸鈉咖啡因、尼可剎米、山梗萊堿、麻黃堿、美解眠、回蘇靈、利他林、r-氨酷酸、氯脂醒、醒腦靜、硫酸苯丙胺、印防已毒素、蘇合香丸、至寶丹等深度昏迷時,首選美解眠(貝美格),其中樞興奮產(chǎn)快而毒性較低。一般50-150mg加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100m1靜滴,每分鐘50-60滴,至患者出現(xiàn)肌張力增加、肌纖維震顫、肌腱反射恢復。全身或四肢活動時應酌減量或間斷給藥。如靜滴2-3小時無效,則靜注美解眠50mg每3-5-15分鐘一次,直到病情改善或出現(xiàn)中毒癥狀為止。小兒用量為1mg/kg/次。15-30分鐘重復一次,直到病人出現(xiàn)反應(呻吟、活動、肌張力增加,角膜反射及腱反射恢復)則可暫停給藥;若病癥復發(fā)可再投藥。惡心、嘔吐為過量的早期征象。應用本品量,可同時選用呼吸興奮劑尼可剎米、山梗菜堿等,但需謹慎,防止過主興奮或出現(xiàn)驚闕。
4)預防感染:對昏迷患者,必要進可考慮應用青霉素,鏈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預防肺炎及其他繼發(fā)感染。
5)其他:①昏迷者可同進采用針灸療法,取穴:人中、涌泉、合谷、素、百會等強剌激、間歇捻轉(zhuǎn)。②對巴比妥類中毒的患者出現(xiàn)皮疹時,可用抗組按藥物;若發(fā)生剝脫性皮炎,可用氫化可的松的地塞米松等治療。
4.預防
(1)應嚴格掌握劑量,如需靜脈推注給藥一次用量不宜過大,速度不宜過快。
(2)成人及兒童長期服用本類藥物時,應注意該類藥物所產(chǎn)生的蓄積中毒現(xiàn)象。
(3)有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最好不用本類藥品;如有秘要,亦宜減量慎用。
(4)對精神病患者,不要讓其自已服藥;家屬或醫(yī)護人員按每次用量給予,看其服下。在精神抑郁時,對巴比妥類敏感,用量應用當減少。
(5)本類藥物與其它中樞抑制藥同用,劑量亦應減少。
(6)飲酒后,特別是酒精中毒的人禁用本類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