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消漏丸治濕熱盛成痔漏。
生地 苦參 銀花 地榆 槐米 胡黃連 川柏 龜板
補(bǔ)肺養(yǎng)陰湯治雞胸癥。
熟地 玉竹 百合 山藥 貝母 阿膠 白芍 北沙參 沙苑子 引梨肉 熱甚加麥冬枇杷膏(沖服)
益陰煎治龜背癥。
熟地 巴戟天 破故紙 淡蓯蓉 杜仲 杞子 菟絲子 山萸 覆盆子 引葡萄肉 鹿角霜
枳殼梔子湯治食復(fù)。
枳殼 梔子
仙遺糧散治楊梅瘡。
土茯苓 銀花 靈仙 川柏 知母 白菊花 蘆薈 胡黃連 羌活 獨(dú)活 龍膽草 槐花 引陳酒
火毒重者加芒硝、大黃,虛者加人參。
三白湯治濕溫。
杏仁 苡仁 通草 滑石 郁金 濃撲 半夏 豆豉
龍膽瀉肝湯
當(dāng)歸 黃芩 梔子 木通 龍膽草 澤瀉 柴胡 生地 車前子 生甘草
羚羊角散治鼻痔。
知母 生石膏 梔子 羚羊角 元參 麥冬 蒼耳子 黃芩
補(bǔ)肺益脾飲治虛火鼻衄。
黨參 玉竹 山藥 白術(shù) 百合 黃 淮牛膝 當(dāng)歸 引大棗
普濟(jì)消毒飲治蝦蟆瘟。
桔梗 薄荷 馬勃 柴胡 僵蠶 升麻 黃芩 荊芥
養(yǎng)陰潤燥湯治似痹非痹。
鉤藤 制首烏 阿膠 白菊花 當(dāng)歸 丹皮 生地 白芍 沙苑子 元武板 女貞子 絲瓜絡(luò)
清肝化痰丸治瘰 。
生地 丹皮 海藻 貝母 柴胡 昆布 海帶 夏枯草 僵蠶 當(dāng)歸 連翹 梔子
牛桔湯治鵝口瘡。
牛子 桔梗 薄荷 葛根 象貝 柴胡 生甘草 枳殼
六味加肉桂湯治虛火牙疳。
熟地 丹皮 山藥 茯苓 澤瀉 加肉桂(少許) 或加人中黃
消堅(jiān)散治痞塊。
歸尾 桃仁 濃仆 三棱 莪術(shù) 乳香 沒藥 玄胡索 地栗粉 水紅子 蜣螂 建曲
推行散治腿足濕熱。
茵陳 苦參(炒) 木通 川柏(炒) 當(dāng)歸 防己 丹皮 獨(dú)活 車前子
藥粉治注痰潰后不斂。
黨參 山藥 百合 茯苓 白術(shù) 生 玉竹 當(dāng)歸 蓮子
將藥曬脆,加炒熟粳米數(shù)升,和藥磨末。每早加洋糖調(diào)食。
生麥益陰煎治虛火致口舌牙根破爛。
生地炭 麥冬炭 北沙參 元參炭 元武板 人中黃 熟石膏 黑料豆
清肺飲治鼻淵。
生地 生石膏 麥冬 知母 梔子 黃芩 蒼耳子 丹皮 川芍 引豬膽汁
防己湯治腎氣游風(fēng)。
蒼術(shù) 川柏(炒) 防己 苡仁 獨(dú)活 赤苓 防風(fēng) 萆 草 車前子
祛風(fēng)丸治赤白游風(fēng)。
苦參 當(dāng)歸 白蒺藜 熟地 羌活 獨(dú)活 靈仙 大胡麻 制首烏 蟬衣 火麻仁 天麻 紫浮萍 黑芝麻研末,白蜜為丸。
當(dāng)歸拈痛湯治濕香港腳。
苦參(炒) 海南子 當(dāng)歸 茵陳 獨(dú)活 木通 防己 川柏(炒) 蘇葉 蒼術(shù) 知母 木瓜
涼血清燥湯治干香港腳。
熟地 阿膠 白芍 川柏(炒) 當(dāng)歸 丹皮 茵陳 鹿銜草 元武板 女貞子
補(bǔ)腎湯治腰痛成龜背癥。
當(dāng)歸 熟地 菟絲子 杜仲 破故紙 巴戟天 山萸 杞子 山藥 淡蓯蓉 淮牛膝 葡萄肉
清熱內(nèi)消散治痔瘡初起。
生地 銀花 槐花 澤瀉 胡黃連 地榆 苦參 川柏 丹皮
平肝散治上格。
當(dāng)歸 佩蘭 郁金 桔梗 香附 玫瑰化 白芍 木香 陳皮 柴胡 枇杷葉(炙)
犀角地黃湯治牙根出血不止。
生地 丹皮 犀角 白芍 麥冬
決明消翳散治目生翳。
荊芥 蟬衣 桑葉 蕤仁 木賊草 石決明 谷精草 白菊花 青葙子
羚羊片散
羚羊角 夜明砂 草決明 木賊草 桑皮 木通 丹皮 赤芍 歸尾
益氣固陰湯治小兒頭軟塊。
黨參 玉竹 白術(shù) 熟地 川續(xù)斷 沙苑子 杞子 黃 (炙) 當(dāng)歸 白芍
蔥白丸治肝氣筋梗。
歸尾 枳殼 濃樸 青木香 三棱 蘇梗 玄胡索 香附 青皮 沉香
清疳散治下疳。
青黛(三錢) 掃盆(二錢) 川柏末(五錢) 地瀝青(八錢) 麻油(一兩)
燉溫,和勻入藥末,攪勻搽之。
益氣湯治肛門下墜。
當(dāng)歸 黨參 白術(shù) 陳皮 柴胡 黃 (炙) 升麻 甘草(炙) 紅棗
熏洗痔瘡脫肛方
蛇床子 明礬 烏梅 槐花 地榆 防風(fēng) 青蔥煎滾先熏后洗。
柔肝宣肺湯治肝火沖肺咳。
石決明 羚羊角 丹皮 白菊花 白前 杏仁 蘇子 桑葉 象貝 枇杷葉
通陽湯治寒濕鼓脹。
茯苓 附子 干姜 草果 陳皮 濃樸 車前子 椒目
金水八物湯治喉啞因傷氣。
北沙參 玉竹 山藥 白術(shù) 黃 百合 桂元肉 燕窩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消漏丸治濕熱盛成痔漏。
生地 苦參 銀花 地榆 槐米 胡黃連 川柏 龜板
補(bǔ)肺養(yǎng)陰湯治雞胸癥。
熟地 玉竹 百合 山藥 貝母 阿膠 白芍 北沙參 沙苑子 引梨肉 熱甚加麥冬枇杷膏(沖服)
益陰煎治龜背癥。
熟地 巴戟天 破故紙 淡蓯蓉 杜仲 杞子 菟絲子 山萸 覆盆子 引葡萄肉 鹿角霜
枳殼梔子湯治食復(fù)。
枳殼 梔子
仙遺糧散治楊梅瘡。
土茯苓 銀花 靈仙 川柏 知母 白菊花 蘆薈 胡黃連 羌活 獨(dú)活 龍膽草 槐花 引陳酒
火毒重者加芒硝、大黃,虛者加人參。
三白湯治濕溫。
杏仁 苡仁 通草 滑石 郁金 濃撲 半夏 豆豉
龍膽瀉肝湯
當(dāng)歸 黃芩 梔子 木通 龍膽草 澤瀉 柴胡 生地 車前子 生甘草
羚羊角散治鼻痔。
知母 生石膏 梔子 羚羊角 元參 麥冬 蒼耳子 黃芩
補(bǔ)肺益脾飲治虛火鼻衄。
黨參 玉竹 山藥 白術(shù) 百合 黃 淮牛膝 當(dāng)歸 引大棗
普濟(jì)消毒飲治蝦蟆瘟。
桔梗 薄荷 馬勃 柴胡 僵蠶 升麻 黃芩 荊芥
養(yǎng)陰潤燥湯治似痹非痹。
鉤藤 制首烏 阿膠 白菊花 當(dāng)歸 丹皮 生地 白芍 沙苑子 元武板 女貞子 絲瓜絡(luò)
清肝化痰丸治瘰 。
生地 丹皮 海藻 貝母 柴胡 昆布 海帶 夏枯草 僵蠶 當(dāng)歸 連翹 梔子
牛桔湯治鵝口瘡。
牛子 桔梗 薄荷 葛根 象貝 柴胡 生甘草 枳殼
六味加肉桂湯治虛火牙疳。
熟地 丹皮 山藥 茯苓 澤瀉 加肉桂(少許) 或加人中黃
消堅(jiān)散治痞塊。
歸尾 桃仁 濃仆 三棱 莪術(shù) 乳香 沒藥 玄胡索 地栗粉 水紅子 蜣螂 建曲
推行散治腿足濕熱。
茵陳 苦參(炒) 木通 川柏(炒) 當(dāng)歸 防己 丹皮 獨(dú)活 車前子
藥粉治注痰潰后不斂。
黨參 山藥 百合 茯苓 白術(shù) 生 玉竹 當(dāng)歸 蓮子
將藥曬脆,加炒熟粳米數(shù)升,和藥磨末。每早加洋糖調(diào)食。
生麥益陰煎治虛火致口舌牙根破爛。
生地炭 麥冬炭 北沙參 元參炭 元武板 人中黃 熟石膏 黑料豆
清肺飲治鼻淵。
生地 生石膏 麥冬 知母 梔子 黃芩 蒼耳子 丹皮 川芍 引豬膽汁
防己湯治腎氣游風(fēng)。
蒼術(shù) 川柏(炒) 防己 苡仁 獨(dú)活 赤苓 防風(fēng) 萆 草 車前子
祛風(fēng)丸治赤白游風(fēng)。
苦參 當(dāng)歸 白蒺藜 熟地 羌活 獨(dú)活 靈仙 大胡麻 制首烏 蟬衣 火麻仁 天麻 紫浮萍 黑芝麻研末,白蜜為丸。
當(dāng)歸拈痛湯治濕香港腳。
苦參(炒) 海南子 當(dāng)歸 茵陳 獨(dú)活 木通 防己 川柏(炒) 蘇葉 蒼術(shù) 知母 木瓜
涼血清燥湯治干香港腳。
熟地 阿膠 白芍 川柏(炒) 當(dāng)歸 丹皮 茵陳 鹿銜草 元武板 女貞子
補(bǔ)腎湯治腰痛成龜背癥。
當(dāng)歸 熟地 菟絲子 杜仲 破故紙 巴戟天 山萸 杞子 山藥 淡蓯蓉 淮牛膝 葡萄肉
清熱內(nèi)消散治痔瘡初起。
生地 銀花 槐花 澤瀉 胡黃連 地榆 苦參 川柏 丹皮
平肝散治上格。
當(dāng)歸 佩蘭 郁金 桔梗 香附 玫瑰化 白芍 木香 陳皮 柴胡 枇杷葉(炙)
犀角地黃湯治牙根出血不止。
生地 丹皮 犀角 白芍 麥冬
決明消翳散治目生翳。
荊芥 蟬衣 桑葉 蕤仁 木賊草 石決明 谷精草 白菊花 青葙子
羚羊片散
羚羊角 夜明砂 草決明 木賊草 桑皮 木通 丹皮 赤芍 歸尾
益氣固陰湯治小兒頭軟塊。
黨參 玉竹 白術(shù) 熟地 川續(xù)斷 沙苑子 杞子 黃 (炙) 當(dāng)歸 白芍
蔥白丸治肝氣筋梗。
歸尾 枳殼 濃樸 青木香 三棱 蘇梗 玄胡索 香附 青皮 沉香
清疳散治下疳。
青黛(三錢) 掃盆(二錢) 川柏末(五錢) 地瀝青(八錢) 麻油(一兩)
燉溫,和勻入藥末,攪勻搽之。
益氣湯治肛門下墜。
當(dāng)歸 黨參 白術(shù) 陳皮 柴胡 黃 (炙) 升麻 甘草(炙) 紅棗
熏洗痔瘡脫肛方
蛇床子 明礬 烏梅 槐花 地榆 防風(fēng) 青蔥煎滾先熏后洗。
柔肝宣肺湯治肝火沖肺咳。
石決明 羚羊角 丹皮 白菊花 白前 杏仁 蘇子 桑葉 象貝 枇杷葉
通陽湯治寒濕鼓脹。
茯苓 附子 干姜 草果 陳皮 濃樸 車前子 椒目
金水八物湯治喉啞因傷氣。
北沙參 玉竹 山藥 白術(shù) 黃 百合 桂元肉 燕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