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兒元氣未充。腠理不密,所以極易汗出。故凡飲食過熱,衣被過暖,皆能致汗。東垣諸公云∶此是小兒常事,不必治之。然汗之根本,由于營氣;汗之啟閉,由于衛(wèi)氣。小兒多汗,終是衛(wèi)虛不固。汗出既多,未免營衛(wèi)血氣有所虧損,而衰羸之漸,未必不由乎此,不可不治也。法當益氣為主,但使陽氣外固,則陰液內(nèi)藏,而汗自止矣。(張景岳)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兒元氣未充。腠理不密,所以極易汗出。故凡飲食過熱,衣被過暖,皆能致汗。東垣諸公云∶此是小兒常事,不必治之。然汗之根本,由于營氣;汗之啟閉,由于衛(wèi)氣。小兒多汗,終是衛(wèi)虛不固。汗出既多,未免營衛(wèi)血氣有所虧損,而衰羸之漸,未必不由乎此,不可不治也。法當益氣為主,但使陽氣外固,則陰液內(nèi)藏,而汗自止矣。(張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