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嬰孩周歲以前,須驗顱囟,與證兼看,則補瀉自得,吉兇易彰。訣曰∶顱囟青筋,脈虛不榮;顱囟常陷,滑泄便便;顱囟腫起,風(fēng)痰不止;顱囟久冷,吐瀉青青,顱囟虛軟,顛癇不免,顱囟扁闊,暴泄易脫;顱囟歪斜,風(fēng)作即亡;顱囟連額,驚風(fēng)易傷;顱囟未充,怕熱怕寒;顱囟緩收,胎氣不周;顱囟動數(shù),神氣昏弱;顱囟寬大,受疾恐害;顱囟未合,筋骨柔弱。(《馮氏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