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五倍、鹽膚子、鹽梅子、鹽壞子、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
「氣味」(子)酸、咸、微寒、無毒。
「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濕眼病。鹽麩子的樹白皮,以水煎服能殺蛔蟲,其根白皮加醋煎濃汁含吞,能治骨鯁。有資料說,鹽麩子的根能軟雞骨。鹽麩子的葉上有蟲寄生,即結(jié)成五倍子,說見蟲部。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五倍、鹽膚子、鹽梅子、鹽壞子、木鹽、天鹽、叛奴鹽、酸桶。
「氣味」(子)酸、咸、微寒、無毒。
「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潤肺、滋腎,消毒、止痢、收汗,治風濕眼病。鹽麩子的樹白皮,以水煎服能殺蛔蟲,其根白皮加醋煎濃汁含吞,能治骨鯁。有資料說,鹽麩子的根能軟雞骨。鹽麩子的葉上有蟲寄生,即結(jié)成五倍子,說見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