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針火

    「釋名」名亦名燔針、淬針、燒針、煨針。

    「主治」

    火針,用的是鋼針,是燒過的鋼針。方法是:在燈盞里,放二十七莖燈草,注滿麻油,把燈草點燃。然后把針不斷沾油,不斷持向燈火里去燒。要燒到通紅才能用,用時須按穴道針刺?;蜥樐t或是冷針,那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于人有害。

    火針,“乃為筋寒而急者設”。所謂筋寒而急,指肌肉受寒,猛縮不已。這是火針自古的用途。以后,又有人用以刺積塊,又有人用以刺癰疽。以后,還有人用以治傷寒癥。那就不免要出些副作用了。

    總結火針的用途,行之有效者,約有下列四項:

    1、治風寒筋急攣引痹痛,即所謂急抽筋。

    2、治癱瘓不仁。

    3、治癥塊、結積(腹中結塊)。

    4、治癰疽發(fā)背,有膿無頭。

    前兩項,按穴刺,拔針要快。拔針后,急用指頭按穴孔,否則痛甚。第三項,針刺入,可轉(zhuǎn)動,拔針要慢。第四項,要讓膿流出來,所以不宜按穴孔?!胺灿没疳槪顒t傷經(jīng)絡,太淺則不能去病?!睉斶M針適當。針后如有發(fā)熱惡寒,這是對了癥的表現(xiàn),是好現(xiàn)象。據(jù)《靈樞經(jīng)》講:刺到病人內(nèi)部如有知覺,就行了,刺到病人叫痛,就不算好。病在臉部以夏天在濕熱在兩腳時,都不可用火針。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