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用化學(xué)》 二、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

    氣體的溶解平衡是指在密閉容器中,溶解在液體中的氣體分子與液體上面的氣體分子保持平衡。溶解達平衡時,氣體在液體中的濃度就是氣體的溶解度。通常用1體積液體中所能溶解氣體的體積表示。表1-1是一些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1-1 一些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

    溫度/℃O2H2N2CO2HCLNH30.04890.02150.02351.7135071176200.03100.01820.01550.878442702300.02610.01700.01340.665413586(28℃)350.02440.01670.01260.592————

    從表1-1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這與氣體及溶劑的本性有關(guān)。H2,O2,N2等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因為這些氣體在溶解過程中不與水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稱為物理溶解。而CO2,HCL,NH3等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因為這些氣體在溶解過程中與水發(fā)生了化學(xué)反應(yīng),稱為化學(xué)溶解。

    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除與氣體的本性、溫度有關(guān)外,壓力對氣體的溶解度的影響也比較大。壓力和分壓的單位是帕(或帕斯卡,符號Pa),通常用千帕(符號kPa)表示。101.325kPa(或101325Pa)相當(dāng)于過去1atm(1大氣壓),133.32Pa相當(dāng)于1mmHg,作為非國際單位制的atm和mmHg本書不再使用。

    (一)分壓定律

    混合氣體的總壓力等于各組分氣體分壓力之和。這一定律稱為分壓定律。這種關(guān)系可用數(shù)學(xué)式表示。

    p=p1+p2+p3+…

    式中,p是混合氣體的總壓力,p1,p2,p3等是各組分氣體的分壓力。

    混合氣體中每一種氣體的分壓力,可由總壓力和該氣體在混合氣體中所占的體積百分?jǐn)?shù)或摩爾分?jǐn)?shù)的乘積來計算:

    p1=p×(%V1)

    或 p1=p×x1

    式中,p為氣體總壓力,%V1為氣體1的體積百分?jǐn)?shù),x1為氣體1的摩爾分?jǐn)?shù)。

    例1 人的肺泡氣總壓力為101.325kPa,37℃時,它的組成用體積百分?jǐn)?shù)表示分別為:O2為13.4%,CO2為5.3%,N2為75%,H2O(蒸汽)為6.3%,試求各氣體在肺泡中的分壓。

    解:po2=101.325kPa×13.4%=13.6kPa

    pCO2=101.325kPa×5.3%=5.4kPa

    pN2=101.325kPa×75%=76.0kPa

    pH2O=101.325kPa×6.3%=6.4kPa

    (二)亨利定律

    1803年亨利(Henry)從實驗中總結(jié)出一條規(guī)律,其內(nèi)容是:“在一定溫度下,氣體溶解達到平衡時,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和氣相中該氣體的分壓成正比。”這一規(guī)律稱為亨利定律。可用數(shù)學(xué)式表示:

    c=Kp (1-1)

    式中,c為氣體在液體中溶解度,一般是指1kg水中溶解氣體的質(zhì)量(克);p為液面上氣體的平衡分壓;K為常數(shù),是該氣-液體系的特征常數(shù)。

    必須注意,亨利定律只適用于壓力不大(一般為202.3~303.9kPa)和溶解度很小的氣體。溫度越高或壓力越低,在稀溶液中應(yīng)用亨利定律能得到較準(zhǔn)確的結(jié)果。另外,亨利定律只適用于不與溶劑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的氣體,即溶質(zhì)在氣相和液相中的分子狀態(tài)必須是相同的。

    例2 在0℃,平衡壓力為303.9kPa。氧氣的溶解度為0.2085g/1000g水。求在同溫度、平衡壓力為202.6kPa下氧氣的溶解度。

    解:由式(1-1)先求K值:

    K=c/p=0.2085/303.9=0.000686(g/1000g水?kPa)

    對于一定氣體和溶劑,在一定溫度下,K是一個常數(shù),與氣體的壓力無關(guān).在平衡壓力為202.6kPa時,將K值代入式(1-1),則得在水中溶解度為:

    c=Kp=0.000686×202.6=0.139(g/1000g水)

    亨利定律在醫(yī)學(xué)上有許多應(yīng)用實例。例如,使用麻醉氣體時,氣體的分壓越大,則它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就越大。高壓氧氣艙的壓力為202.6-253.25kPa,比常壓為大,因此溶于病人血液的氧氣就越多.利用亨利定律還可以解釋人在呼吸過程中O2和CO2的交換等。

    (三)氣體吸收系數(shù)

    由于氣體的體積比質(zhì)量容易測定,所以氣體的溶解度以溶解氣體的體積表示比較方便。為了表示各種氣體在不同溫度和分壓下的溶解度,規(guī)定將不同狀態(tài)下所溶解氣體的體積,均換算成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的體積數(shù)。

    氣體吸收系數(shù)(a)是指在一定溫度下,1體積的液體在該氣體分壓為101.3kPa下,所能溶解氣體的體積.氣體體積如果不是標(biāo)準(zhǔn)狀況(0℃,101.3kPa),一般要換算為標(biāo)準(zhǔn)狀況.如在20℃和氫氣分壓為101.3kPa下,1L水能溶解氫氣0.0195L.根據(jù)查理(Charles J.A.C.)定律可將其換算為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的體積:

    0.0195L×273K/(273+20)K=0.0182(L)

    0.0182即是在20℃時,101.3kPa下,氫氣在水中的吸收系數(shù)。

    與醫(yī)學(xué)有關(guān)的氣體在水和血漿中的吸收系數(shù)列于表1-2。

    表1-2 37℃時氣體在水和血漿中的吸收系數(shù)

    氣體在水中的吸收系數(shù)在血漿中的吸收系數(shù)O20.02390.0214CO20.5670.515N20.01230.0118

    從表1-2可以看出,當(dāng)水中含有其他雜質(zhì)時,氣體的溶解度減少,尤其是有鹽類存在時.由于鹽類離子與水分子形成水合離子,這時影響則更大.血漿中含有鹽類和蛋白質(zhì)等,故氣體在血漿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小.

    利用表1-2的吸收系數(shù),根據(jù)肺泡中O2,CO2,N2的分壓,就能算出它們?nèi)芙庠谘獫{中的體積百分?jǐn)?shù).

    已知肺泡氣體中Po2=13.6kPa,Pco2=5.3kPa.PN2=76.0kPa.因此,100mL血漿中所溶解的三種氣體的體積百分?jǐn)?shù)為:

    O2%=0.0214×13.6/101.3×100=0.287(mL/100mL血漿)

    CO2%=0.515×5.3/101.3×100=2.69(mL/100mL血漿)

    N2%=0.0118×76/101.3×100=0.885(mL/100mL血漿)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nèi)治,也強調(diào)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shù),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shù)、下頷正復(fù)術(shù)、死骨剔除術(shù)、鼻瘜肉摘除術(shù)、痔漏手術(shù)等有所發(fā)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nèi)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guān)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diào)整體觀念,倡導(dǎo)攻補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lǐng) 而成書。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趙宜真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