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誼。
氣如橐,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循環(huán)。
氣,陽也。血,陰也。陽主動,陰主靜。脈之行也,必氣為之先。氣行則血行,氣動則脈動。陰陽相應而不相失,如交誼然。橐,圈橐也,無底之器。,管也,有孔之物。夫陽氣之自頂至踵也,雖固護于外,無間隔于中。其游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竅穴,故如橐如。波,微浪也,涌疊而前。瀾,回瀾也,旋渦而返。
血之在氣中也,隴涌流行,亦復回環(huán)灌溉,故如波如瀾,若合若分,互為體用。周流上下,無始無終,此則循環(huán)之義矣。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脈不自行,隨氣而至。氣動脈應,陰陽之誼。
氣如橐,血如波瀾。血脈氣息,上下循環(huán)。
氣,陽也。血,陰也。陽主動,陰主靜。脈之行也,必氣為之先。氣行則血行,氣動則脈動。陰陽相應而不相失,如交誼然。橐,圈橐也,無底之器。,管也,有孔之物。夫陽氣之自頂至踵也,雖固護于外,無間隔于中。其游行出入,溪谷募腠,又各有竅穴,故如橐如。波,微浪也,涌疊而前。瀾,回瀾也,旋渦而返。
血之在氣中也,隴涌流行,亦復回環(huán)灌溉,故如波如瀾,若合若分,互為體用。周流上下,無始無終,此則循環(huán)之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