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法圓通》 食氣篇

    作者: 鄭壽全,字欽安 

    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惟賴有此先天一點真氣耳。真氣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氣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氣。氣即陽也,火也。又曰:人非此火不生。此火一存,凡后天一切食物,下喉一刻,立刻煅煉。食物之真氣,皆稟諸先天、先地之真氣,與人身之真氣,本同一氣也,借食物之真氣,以輔人身之真氣,故人得食則生,不得食則死。所以飲食健旺之人,肌肉豐隆,精神倍加,由其盜得天地生物之真氣獨厚也。今人只知飲酒、食肉以養(yǎng)生,誰知還是天地之真氣,日日在灌溉,呼吸不住在充周也。

    人不能保全身內(nèi)之真氣,則疾病叢生。疾病者何?邪為之也。邪氣之來,無論內(nèi)邪外邪,皆是阻隔天地之真氣,不與人身之真氣相合,身即不安,故曰病。必待邪去,而天地之真氣與人身之真氣,仍舊貫通合一,始言無病。故曰圣出而立法垂方,祛邪為急。明人身臟腑之由來,五行分布,陰陽充周,天人一氣之道,借草木之真氣以勝邪。邪居在上,上字又作表字看。則以能制在上邪之品以攻之,邪去自然正復(fù)。推之在中,在下,在內(nèi),在外,在臟,在臟,在經(jīng),在絡(luò),藥品皆有定主,內(nèi)含生化之機,調(diào)燮之妙??傇趯W(xué)者留心討理,明陰陽消長之變化,達順逆吉兇之趨向。便知得天地即我身,我身即萬物之身。萬物、我身、天地,原本一氣也。服食與服藥,皆保生之要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