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威靈仙

    「氣味」(根)苦、溫、無毒。

    「主治」

    1、腰腳諸痛。用威靈仙末,每服一錢,空心服,溫酒送下。又方:用威靈仙一斤,洗干凈,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藥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靈仙(炒)五兩,生川烏頭、五靈脂各四兩,共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鹽湯送下。忌茶。

    3、喘咳嘔逆,不能進(jìn)食。用威靈仙(焙)、半夏(姜汁浸,焙),共研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七至十丸,姜湯送下。一日服三次。一月后見效。忌茶、面。

    4、腹中痞積。用威靈仙、楮桃兒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送下。此方名“化鐵丸”。

    5、腸風(fēng)瀉血。用威靈仙、雞冠花各二兩,在米醋二升中煮干,炒為末,以雞蛋白調(diào)作小餅,炙干后再研為末。每服二錢,陳米湯送下。一天服兩次。

    6、痔瘡腫痛。用威靈仙三兩,水一斗煎湯先熏后洗。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其瑞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xué)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jì)之前藥學(xué)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xué)者譽(yù)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xu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