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鼠姑、鹿韭、百兩金、木芍藥、花王。
「氣味」(根皮)辛、寒、無毒。
「主治」
1、疝氣(覺氣脹不能動)。用牡丹皮、防風(fēng),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2、婦女惡血(血往上沖,臉紅易怒)。用牡丹皮半兩、干漆(燒至煙盡)半兩,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3、傷損瘀血。用牡丹皮二兩、虻蟲二十一個(熬過),同搗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溫酒送下。
4、刀傷后內(nèi)出血。用牡丹皮研細(xì),水沖服少許。瘀血自尿中排出。
5、下部生瘡(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鼠姑、鹿韭、百兩金、木芍藥、花王。
「氣味」(根皮)辛、寒、無毒。
「主治」
1、疝氣(覺氣脹不能動)。用牡丹皮、防風(fēng),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2、婦女惡血(血往上沖,臉紅易怒)。用牡丹皮半兩、干漆(燒至煙盡)半兩,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3、傷損瘀血。用牡丹皮二兩、虻蟲二十一個(熬過),同搗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溫酒送下。
4、刀傷后內(nèi)出血。用牡丹皮研細(xì),水沖服少許。瘀血自尿中排出。
5、下部生瘡(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