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黑牽牛(頭末)2兩(炒),大黃(酒浸)2兩,黃連1兩,黃芩2兩,郁金1兩,滑石4兩,真琥珀2兩(研),茯苓4兩。
上為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水火不既濟,膀胱受心火所熾而浮,囊中積熱,或癃閉不通,或遺泄不禁,或白濁如泔水,或膏淋如膿,或如梔子汁,或如砂石米粒,或如粉糊相似,疼痛不已。
每服50丸,空心熟水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黑牽牛(頭末)2兩(炒),大黃(酒浸)2兩,黃連1兩,黃芩2兩,郁金1兩,滑石4兩,真琥珀2兩(研),茯苓4兩。
制法上為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火不既濟,膀胱受心火所熾而浮,囊中積熱,或癃閉不通,或遺泄不禁,或白濁如泔水,或膏淋如膿,或如梔子汁,或如砂石米粒,或如粉糊相似,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熟水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