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小兒身熱方第百二十二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小兒血氣盛者,表里俱熱。則煩躁不安,皮膚壯熱。

    《千金方》治少小身熱李葉湯方∶李葉無多少,咀,以水煮,去滓,浴兒。(今按∶《短劇方》∶避目反陰處。)《蘇敬本草注》云∶梓白皮主小兒熱瘡,身頭熱煩,煮湯浴并散敷之。

    《葛氏方》∶治小兒猝身熱如火,不能乳哺方∶猝急斷犬耳,取血以涂兒面及身也。

    《本草拾遺》云∶小兒暴熱,搏(搗)水芹,取汁涂之。

    又方∶生銀,小兒諸熱,以水磨服,功勝紫雪。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
  • 作者:
  • 作者:
    王泰林
  •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作者: